为全面推进实施电子招投标,提高招标文件编制质量,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达州市发改委会同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国家相关部委发布的标准招标文件基础上,结合达州实际,制定了达州市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标准材料采购等11个标准文件。标准文件实施后,可一步优化工程建设招投标流程,大力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提高招投标效率。
一、背景情况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整合公共资源综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法【2015】63号)提出“加快推进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实现交易全流程公开透明和资源共享”。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41号)提出“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发改电【2020】170号)强调“加快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
二、适用范围
《标准文件》适用于达州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必须招标的国家投资市政、房建、水务、交通等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工程建设有关的设备、材料等货物项目和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项目招标。
三、标准文件的区别
(一)传统纸质标准文件存在的不足
1、纸质招投标标准文件制作、签署盖章、封装等容易造成人为失误,导致项目延期、废标,增加招投标成本。
2、纸质投标文件必须现场提交,企业需要多跑腿;评审效率较低,难以利用技术手段提升评标效率。
3、纸质投标文件如出现不可抗力(如疫情防控、地灾等)因素,将导致投标人和评标专家无法到项目所在地参加开评标活动,需进行的应急招投标活动将无法进行。
(二)修订完善后标准文件的特色和亮点
1、降低交易成本。电子招投标标准文件通过制作软件,以“模块化”和“填空答题式”录入方式在线编制招投标文件,对编制过程中容易失误的关键环节进行固化,大幅降低了编制人为失误,减少投标文件制作不规范导致流、废标的问题,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2、确保信息安全。通过系统上传的投标文件等相关信息进行了严格加密处理,开标现场采取“双重”解密方式对投标文件进行解密,有效确保交易信息安全保密,实现无纸化投标和绿色环保,又有效降低企业投标成本,为企业“足不出户”完成投标全过程奠定了基础。
3、降低企业资金压力。在原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的基础上,投标人可通过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完成电子保函在线申请,实现以保函、保单形式代替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降低投标人资金压力,提升投标的积极性。
4、异议提出及回复公开。潜在投标人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间内,可通过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对招标文件在线提出异议,招标人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做出答复。对招标文件的异议以及答复将匿名在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5、提高评标效率。通过计算机辅助评标,不仅客观评分部分借助电脑辅助可防止专家计算失误,主观评分部分也采用了模块化评审方式,可防止专家主观臆断,有效约束评标专家“自由裁量权”,提高了评标效率。
6、保障评标公正。实行电子招标投标后,可实现远程异地评标,防范评标专家熟人效应,消除权力寻租,将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从地域上最大限度隔离,有效解决“熟面孔”等人为干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围标串标等行为,保障评标公正性。
7、应急保障。实行电子招标投标后,如出现不可抗力(如疫情、地灾等)因素,投标人可通过远程在线投标,评审专家在区域内就近交易中心进行网上评标方式,完成应急项目招投标活动。
8、加强监管力度。监督部门通过监控系统对整个评标过程进行在线监督,全程有迹可循、有据可考,既有视频监督又有音频监督,进一步加强了评标监管力度。
9、规范档案管理。交易项目全部采用电子文件流转,实行网上留痕、可溯可查,不再出现纸质投标文件,极大减少项目交易档案整理和保管工作量,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档案管理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