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综合新闻 > 市州信息

内江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推行不见面开标模式助力战“疫”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24 15:59
浏览 次

2020年3月23日,四川内江国家粮食储备库2.91万吨粮食低温储备库升级改造项目在内江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开标。这是疫情防控期间公共资源交易首个“不见面”开标项目,标志着我市实现从“现场开标”走向“线上开标”,公共资源交易进入“不见面开标”时代。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内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认真谋划、科学统筹,在按下现场交易“暂停键”的同时,启动了“不见面交易”的“加速键”,在智慧交易、科技防控上取得突破,成功解锁招投标项目“不见面开标”密码,助力我市重大项目复工复产,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推进。

高位推动狠抓落实。2月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 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指挥长郑莉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优化网上服务办理事项流程,积极探索网上办理,不见面开标等形式,尽可能减少人员集聚,做到疫情防控与为民服务两不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指示要求,安排部署不见面开标相关工作,研究推进方案,并倒排了时间节点、明确责任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多次召开视频会议,加班加点开展了修改范本、讨论需求、跟踪开发、验收需求等各项工作,仅仅用了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系统测试工作。并顺利完成首个不见面开标建设工程项目。

优化平台促进交易。经过多方努力,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上线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等门类的电子交易系统,已具备开展不见面开标的基础条件。此次不见面开标项目首试成功,打通了招投标全程电子化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投标人“一趟都不跑”。与传统开标模式相比,采用不见面开标模式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交易成本。通过多点并发、同步解密投标文件,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长、提高了交易效率。投标单位彻底摆脱了地域限制,可在本地同时参与多个地区的投标活动,促进了市场竞争,激发了市场活力。全程线上操作,步步留痕,有效隔离投标人之间的串联,斩断投标人与专家评委的线下接触,减少人为干扰因素,精准打击围标串标等腐败行为。目前,我市不见面开标系统所有运行指标全部达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不见面开标是落实公共资源交易“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市大力推行公共资源交易“智慧交易”的一项新成果。

完善制度做好培训。2月29日,牵头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联合印发了《内江市工程建设项目“不见面开标”交易规程(试行)》,在全省率先对不见面开标的适用范围、操作程序、意外情况的处理、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网上也提前进行培训,积极做好技术、操作、人员、制度等方面保障,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疫情防控措施,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整合共享,着力实现交易主体“不见面” “ 零跑腿” “ 降成本”。

下一步,内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和“产业项目提升年”要求,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流程,继续完善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在进一步降低投标成本、改善营商环境、遏制围标串标方面下功夫。在实践基础上,着手制定全市不见面开标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积极推进不见面开标模式合作区域延伸拓面,打造全省领先的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电子招标投标新样板,为内江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公共资源交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