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综合新闻 > 市州信息

成都市邛崃市行政审批局打造“崃就办”服务品牌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22 15:58
浏览 次

一、创新创优审批模式,打造“崃就办”。

一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完成209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实现应划尽划“一枚印章管审批”。探索创新产业功能区行政审批机制,分批下沉审批事项,采取委托方式优化成都绿色食品产业功能区、天府现代种业园产业功能区行政审批服务。二是实施专项领域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实质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削减21个事项,减少112个材料,实现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总用时压减至88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进一步压缩为2个工作日,涉企不动产登记压缩至7小时。三是持续精简审批事项,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前置审批,取消“重叠”审批、消除“搭车”审批、归并“同质”审批,共计调整行政许可事项76项,缩减办理时限13项,取消申请材料11项。形成《邛崃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保留涉审中介项目73项,实行清单管理动态调整。

二、做大做强智慧政务,打响“口碑牌”。

一是探索“大数据+政务服务”,应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推动智慧政务、智能服务建设,完成5个部门7个信息系统迁移上云,推动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交换共享,将数据资源挂接方式由传统的逐一挂接优化为数据融合共享服务平台统一挂接,将政务资源治理系统中数据资源支撑方式由数据中心存储转化为去中心化存储方式。推动智慧治理中心建设,完成场地选址、标识标牌悬挂、基础硬件设施和功能室装修。规划在建新市民中心智慧大厅,完成后可实现网上办事预约、样例样表查询、分区取号、静默叫号、现场电子指引、高效评价、自助取件和快递取件等功能。二是创新“主题式场景式”审批模式,归集所需证照、办事流程、审批材料,推出“我要开网吧、我要开超市”等100个跨部门、跨领域的主题套餐“市民定制”式审批服务。实行重点中小企业项目审批事项“管家式”服务,确定专人作为项目管家,提供“代办+帮办”“协调+监督”精准服务。三是推动审批服务便民化“四个办”,1364项审批服务事项在省一体化平台运行,并全部实现“网上办”、“一次办”。302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马上办”,占22.14%。141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跨镇乡(街道)就近全域通办,40项审批服务事项跨区(市)县办理。推动实体大厅“多门”变“一门”,启用新市民中心,入驻行政审批职能部门25个,设156个窗口,办理行政审批事项937项,各类服务事项402项,优化大厅“一站式”功能,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实现“只进一扇门”。

三、抓严抓实主题教育,打亮“务实牌”。

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通读“两书一章” 及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开展赴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祖国在我心中”集中升旗仪式等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二是全面检视反思,认真贯彻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主题教育总要求,直面营商环境建设和政务窗口服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与邛崃特色相结合、对标先进与改革突破相结合,聚焦市场主体期待和企业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牵头制定《窗口单位服务意识不强问题整治工作方案》和《深入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专项整治方案》并开展整治。三是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持续推进措施延时服务,将延时服务事项由96项扩展至207项。积极推进自助和移动办理,完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选址,将政务服务重点领域的便民服务应用集成进“天府市民云”APP推广使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