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抓大扶小,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出台在”降低企业成本、规范涉企收费、加大信贷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服务、壮大企业主体、推动创新发展、参与军民融合、强化人才支撑等20条真金白银的政策,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发展的信心。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在市政务服务大厅三楼惠企政策措施受理窗口正式运行,首批12个市级部门办理的47项政策措施实行“一窗受理”、受办分离,统一兑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展投资项目并联审批,126个项目通过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系统按新流程办理建设审批事项,审批提速达81.3%。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3550”限时办;对无前置审批,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企业设立登记办理营业执照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截至6月底,市级部门实现办理事项“最多跑一次”率94.59%。
三是大力实施企业减税降费。上半年,为2430户企业减税降费8.67亿元,有23户企业享受所得税免税1.9亿元;85户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优惠4547万元,全市小微企业累计减税5.8亿元。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上半年,为全市参保单位减负1.12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减负6830万元、失业保险减负4464万元。
四是大力破解“融资难”。上半年,全市法人机构累计额外获得新增信贷指标9.6亿元,法人机构新增贷款32.45亿元,带动全市各项贷款新增95.53亿元。各区县先后设立1000万元至3000万元不等的风险补偿金。截至2019年6月末,全市风险补偿金额达到1.6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共计18.8亿元,贷款余额7.9亿元。创新信贷支持力度,推动设立10亿元企业纾救基金,扩充“民营企业应急周转资金”规模到10亿元、“提升贷”资金规模到10亿元,将“提升贷”“应急周转金”支持对象从原来单一的工业企业覆盖到所有一二三产业企业,累计为764户企业办理应急周转金,转贷980笔,金额达102.47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