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下,宜宾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聚焦群众办理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事项涉及窗口多、提交资料多、来回趟数多、办事时间长等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2019年,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模式和不动产登记业务5个工作日内办结的基础上,宜宾市刀刃向内、自加压力,在全省率先推行不动产登记业务24小时内办结制。自2019年6月1日起,设立异议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注销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登记资料查询等15项登记业务实行即时办结,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换(补)发不动产权证书(证明)等18项登记业务实行24小时办结,极大地便民利企,获得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一、基本做法
(一)“合”窗口,同步并联审批。一是推行住房信息集中查询。统一设置市本级个人住房信息综合查询窗口,将原在4个部门、至少7个窗口分别查询的个人住房信息,改在1个窗口集中办理,实现“一次办”。二是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整合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宜宾市税务局、市房管局等3个部门单设窗口,统筹设立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窗口,统一收取办理房产交易、不动产登记和纳税申报事项的申请材料,并按照审批权限分别转相关部门按并联审批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办理结果各部门间实时推行,互认共享。
(二)减“要件”,整合申报材料。以房产交易、纳税申报、不动产登记所需申报材料为基础,按照不缺、不漏、不重原则,逐项编制申报材料清单。申请人按申报材料清单要求提供一套申报材料,综合受理窗口按照申报材料清单进行收件。除特殊情况外,凡清单中未列的申报材料,不得要求申请人另行提供,并严禁以此为借口拒绝审核(确认)。从2019年3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办理不动产登记需申请人提供身份证和企业营业执照及户口簿原件作为身份证明材料的,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复印件,由不动产登记机构通过自行复印或扫描解决。除因婚姻关系的存续或变动夫妻双方申请将不动产登记为共有或一方单独所有等6种特殊情形外,不再主动审查申请人婚姻状况,不再要求申请人到相关部门开具婚姻状况证明。
(三)拓“渠道”,优化服务方式。一是推行网上预约。申请人可通过“宜宾市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预约办理。二是推行登记机构服务向乡镇延伸。已在50个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配套建设了不动产登记服务站,实现不动产登记就近受理和完成初审工作。三是推行抵押登记窗口前移至银行。已在中国民生银行宜宾分行试点,探索将抵押登记窗口前移至银行办理。四是推行不动产登记信息互联互通。依据宜宾互联网+政务服务云上审批平台,开发建设不动产登记“互联网+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房屋网签备案、税收征管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申报材料网上实时传递、申请人一份材料办通。
二、主要成效
(一)明显提升了办事服务效率。推出不动产登记24小时办结服务后,33项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平均时限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到自受理起24小时办结,办结时限缩短80%,极大缩短了群众和企业的等待时间,压缩时间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2019年6月1日推行不动产登记24小时办结制至今,各综合受理窗口共接待办事群众17487人次,办理各类房地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业务共9180件,(其中,转移登记业务3623件、纯登记业务494件、抵押登记业务3417件、契税缴纳等业务1646件),取得初步成效,并赢得人民群众一致好评和新闻媒体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