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落实减证便民。设立外来企业投诉受理平台和服务民营企业专柜,按规定取消证明事项28项,在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2.0平台认领事项118项,进驻率100%。1至6月,办结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事项69件,法律服务专区接待群众373人次。持续推进公证“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46项公证证明清单,办理“最多跑一次”公证案件5870件。
二是严格依法行政。严格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完成涉及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等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65件,提出修改建议320条。组织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8000人考法。
三是提供高效服务。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法律资源,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接待法律咨询4895人次,“12348”热线接听群众咨询936人次,提供法律援助3838人次。积极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全市1023家企事业单位配备专职法律顾问或公司律师。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走访园区、企业、商户120余次,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5600余次。强化涉企纠纷调解,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32个,调处涉企矛盾纠纷5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