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按照“强服务、提效率”的总体要求,把创建“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紧紧抓住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机遇,持续深化“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五跑”,跑出了营商环境加速度。
一、整合职能场地“跑一门”。整合市级部门审批职能,39个部门单设或指定的业务科室承办,实现审批职能、人员集中到一个科室。投资1.36亿元新建2.9万平方米的巴中市民之家,于2018年12月正式对外办公,将出入境、税务、交警等分散在各部门的3个办事大厅和27个审批部门(单位)、8个公共服务部门(单位)、水电气等6个民生服务单位,以及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和房产管理中心等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在“市民之家”集中受理办理,实现审批职责、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三集中三到位”,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二、设置综合窗口“跑一窗”。按照“一个窗口办成一件事情”的原则,在政务大厅设立车辆办证、民生服务、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办理、税务、出入境、集中受理、社会保障、自助服务、集中审批等10个服务专区,设置投资建设、市场准入、社会事务3大类别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协同审批、便捷出件送达”,切实解决了企业群众“多头找,到处跑”的难题,实现办事更省心。
三、推进“三办”服务“跑一次”。 按照“凡是3个工作日内能办结的简单事项,一律提速为马上办;凡是能在线验证的事项,一律转为网上办;凡是需现场核验的事项,一律实行一次办”原则,对所有政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将市级1950项(小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和其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了“三办”范围,其中“马上办”1063项占55%,“网上办”1780项占91%,“一次办”1910项占98%。按照“受理—审批—办结”模式,将所有“三办”事项流程予以固化,清理删除部门内部审批环节1632个,精简优化服务流程,逐项编制公示标准化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书、格式文本和示范文本,细化量化审查裁量标准。全面推行“三办”服务,实行简易事项“马上办”,材料齐备“一次办”,一般事项“网上办”,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四、提升智能化水平“数据跑”。 深度对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所有政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运行,加大一体化平移动终端使用力度,市本级企业设立登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食品经营许可等98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100%的高频事项“掌上办”。目前,全市办结“全程网办”事项15362件,连续13期位居全省21个市州第一。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实现市级和巴州、恩阳、经开区三区“同城通办”。投入2000余万元推进市民之家智能化建设,打造自助服务区,安放网上办事查询机12台,一键查询政务服务事项;设置税务、工商、不动产、公积金、交管、出入境自助服务终端25台,实现不动产查询、增值税发票申领、营业执照打证、违章查询处理等业务自助办理。
五、推行“一站式”服务“代办跑”。 整合成立巴中市外来企业投资促进协调服务中心,落实工作人员11名,专门为外来企业提供“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在市政务大厅设置行政审批、金融信贷和公共服务3个“一站式”服务窗口,“一对一”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建立了行政审批代办、金融信贷领办、公共服务快办和跟踪协调促办4种服务机制,水电气缴费实现网上和手机自助办理,水电报装最快5个工作日完成,天然气报装最快7个工作日完成。创新推行一次性联合告知、联合踏勘、联合集中审查、联合上门服务、联合竣工验收的“五联合”和“容缺受理”“5+1”服务机制,将300多项非关键性资料纳入容缺范围,实行先行受理、容缺办理、承诺后补,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提速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