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国办发〔2019〕8号)文件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宜宾市税务局、市房管局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聚焦群众办理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事项涉及窗口多、提交资料多、来回趟数多、办事时间长等“痛点”“难点”问题,采取“线下先行”方式,积极精简要件、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取得明显实效,现已达到国务院办公厅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的要求。
一、全面推行一窗综合受理,实行同步并联审核。对市国土资源局、市地税局、市房管局等部门单独设立的服务窗口进行整合,统筹设立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窗口,统一收取申请材料,并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办理。综合受理窗口受理申请事项后,市房管局交易确认和市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审核按相关程序和时限实行并联同步审核。同时,将窗口对外服务时间调整为法定工作日9:00—12:00、13:00—17:00、17:00—20:00和节假日9:00—12:00,实行365天每天开门办事,全年服务时间已由原来的1500小时增加到2845小时,增加89.67%。群众个人办理“二手房买卖”等14项房地产登记业务流程由12个窗口、246个环节,压缩为4个窗口、185个环节,分别压缩66.67 %、24.8%;单位办理“二手房买卖”等10项房地产登记业务流程由12个窗口、174个环节,压缩为4个窗口、129个环节,分别压缩66.67%、25.86%。
二、严格整合规范申报材料,推进办理结果互认。以房产交易、纳税申报、不动产登记所需申报材料为基础,按照不缺、不漏、不重原则,逐项编制申报材料清单,相关部门分类存档。统一开发运行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网上办理系统,并纳入宜宾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云上审批服务平台统一建设和运行管理,切实变“群众窗口间来回跑”为“数据部门间网上走”,并对各自办理事项、办理流程、办事效率及办理结果承担责任。群众个人办理“二手房买卖”等14项房地产登记业务的申请材料由233件压减为118件,减少115件,精简49.36%;其办结时间由工作日235天压缩为70天,减少165天,缩减70.21%。单位办理“二手房买卖”等10项房地产登记业务的申请材料由184件压减为115件,减少69件,精简37.5%;其办结时间由工作日155天压缩为50天,减少105天,缩减67.74%。
三、三部门协同规范办理,优化窗口人员配置。按照“分类设置,分区办理,规范操作”要求,根据三部门业务办理关联情况,分“市国土资源局、市地税局和市房管局三个部门协同办理”、“市国土资源局、市地税局或市房管局、市国土资原局两个部门协同办理”和“市国土资源局单独办理”等业务版块,科学合理设置综合受理窗口。目前,暂设立服务窗口41个,暂配备前台窗口工作人员77人,并将在运行中不断调整优化窗口和工作人员设置。
四、切实方便群众办事,取得明显工作实效。自2018年1月1日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以来,截至2019年3月31日,各综合受理窗口共接待办事群众13.2万余人次,办理各类房地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业务共6.62万件,切实方便了群众办事,并获得群众一致好评和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同时,通过共享交易信息,进一步堵塞了税收“盲区”“漏洞”,增加税收。截至2019年3月31日,市政务服务中心地税局窗口已办理房产交易契税征收业务1.1万件,征收税款1.6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