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综合新闻 > 市州信息

绵阳市江油市全力构建便民利企政务服务新格局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2-20 15:01
浏览 次

近年来,在绵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油市坚持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抓手,不断深化行政审批机制体制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方式,努力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软环境。通过“五个一”工作模式,实现审批流程由“申请、受理、初审、审核、批准、发证”6大环节减至“受理、审批、发证”3个环节,各类业务办理提速73.9%,提前办结率98.4%,现场办结率99.1%,按时办结率100%。

一、聚焦难点,“减法”提效率

坚持在优化流程、革弊除苛上下好“先手棋”,推动服务效率大提速。一是审批受理“一窗制”。由市行政审批局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建立审批要件库,综合受理窗口统一受理、初审来件,将行政审批要件高拍扫描成电子档,归入要件库,各股室(部门)根据审批权限后台审批,共享使用电子库资料。实现申请材料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互认共享,申报人与股室(部门)“物理隔离”,受理发证“一窗进出”,压缩报批、办理时限,避免企业群众办理审批业务中可能出现的“肠梗阻”。二是企业办证“一天领”。继续深入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通过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放宽企业住所登记等措施,大幅压缩工商设立登记的期限,承诺将企业营业执照的办理由法定15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资料齐全的企业当天可领取营业执照。三是证明资料“一刀砍”。在2017年清理取消289项村(社区)证明事项的基础上,开展乡镇(部门)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充分征求市级部门和乡镇关于保留或取消相关证明的意见。2018年,取消乡镇(部门)证明事项38项,保留46项。

二、梳理堵点,“乘法”增服务

坚持在破解难题、便民利企上打好“主动仗”,推动服务能力大提高。一是审批流程“一站式”。设立企业投资项目专门窗口,建立企业投资项目库,帮助企业做好相关工作,开展限期审批、现场审批、立等可取、微笑服务、网上办理、预约审批、帮办代办等服务。对于特别重大的产业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按照重点项目推进流程及责任清单,开设审批绿色通道和“绿卡服务室”,由行政审批局全程帮办代办。二是持续推进“一站办”。在已集中公安、税务、环保、不动产登记等153项行政许可事项、83项其他事项的基础上,将水、电、气、通讯等针对企业和群众涉及的开户、过户、销户、缴费等公共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立服务站点或网上受理点,不断提升政务服务集中化程度,以此实现更多事项“一站式”办结。三是全面实现“一次办”。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行线上全程电子化登记、线下窗口登记“双轨融合”,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善三级综合性政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实现市、乡镇(办事处)、村(社区)政务服务整体联动、形成合力,让更多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或“最多跑一次”,全面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三、直面热点,“加法”强监督

坚持在转变作风、公正公开上当好“引领员”,推动服务意识大提升。一是信息共享“一单式”。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在江油门户网站“一单式公开”,向社会公示项目名称、法律依据、办理流程、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免费提供资料文本模板,除国家、省市明确规定需要收费的项目外,其余费用一律取消,让每个环节在阳光下依规运行。二是投资项目“一诺制”。探索将部分“前置条件”列为“后置条件”,精简项目审批备案非必要材料,优化项目审批办事程序,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在业主监督创新项目审批“多评合一、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实行“内部流转、一章审批、一窗出件”的并联审批模式,力争将项目审批主要流程控制在30天以内,确保项目建设更快落地落实。三是全程监管“一体化”。加大干部教育、监管力度,持续开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整治,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行为,健全12345、96196热线对政务服务事项的咨询、投诉、建议功能,聘请社会监督员开展第三方评估,对于推诿扯皮、责任不落实的,实行年度评先评优“一票否决”,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