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好三大公开平台,实现交易信息实时共享。建设电子交易平台,推行投标报名、标书制作、开标评标、场地预约等环节全部网上透明化操作,实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网运行、互联互通。建设全市网上竞价一体化平台,公开发布采购产品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竞价结果等信息,产品选择、需求审核、竞价和成交公告发布等信息留痕可溯。建设“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川省·巴中市)”,全市所有交易信息实时发布,统一交互,实现巴中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国家、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同步运行。(2)拓展三种公开方式,畅通交易信息公开渠道。交易全程向纪监委实时公开,建设交易现场电子监控系统,高清红外摄像头全方位安装,交易环节电子监控全覆盖,并纳入市纪委监委信息化指挥中心即时电子监察,着力防范交易现场廉政风险。重要环节向第三方监督公开,选聘22名特邀监督员,现场“围观”交易活动全过程,参与重大项目会商论证,强化交易现场第三方监督。交易活动向全社会公开,咨询受理、开标拍卖、专家抽取和监督人员履职视频同步向社会公开,将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晒”在阳光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3)创新“三化”公开机制,加大交易信息公开力度。信息公开常态化,将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等7大类81项交易事项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交易,实时发布招标公示、评标结果、中标结果公告、质疑回复等信息,实现进场交易项目应公开事项全面公开。责任落实清单化,推行“清单制+责任制”方式,专人负责发布交易公告、成交信息、履约信息等,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全流程公开透明运行。审核发布流程化,交易公告、结果公示等信息制作完成后,须经交易平台内审、业主单位确认、行业主管部门审核三道关口层层把关,确保发布信息真实准确。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来我市调研对公共资源信息公开“三三”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2018年,发布招标公告2045条,评标结果公示662条,中标结果公告490条,评标专家信息18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