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综合新闻 > 市州信息

巴中市聚焦“六个一”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04 14:19
浏览 次

 

今年以来,巴中市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六个一”放管服改革新要求,进一步整合机构职能,创新推行“巴中政务十条”,深度对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最快45个工作日办结,企业设立最快2小时办结,93%的事项实现一次办,政务服务和投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企业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是实行全程电子化,企业设立最快2小时办结。企业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简化企业名称登记程序,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实现“零上门”;外资、外贸企业登记备案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办理;企业群众市区内就近提交资料,实现“同城通办”;进一步简化证照办理手续,探索推行“多证合一”和电子营业执照,企业设立缩短至1—2个工作日,最快2小时办结。一季度,巴中市新增市场主体4262户,同比增长97.98%,新增各类企业957户,同比增长18.73%。

二是推行“5+1”机制,建设项目最快45个工作日完成审批。组建成立市企业投资促进协调服务中心,出台《巴中市外来投资企业“一站式”服务暂行办法》,设置行政审批、金融信贷和公共服务3个“一站式”服务窗口,为投资企业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创新推行投资项目一次性联合告知、联合踏勘、联合集中审查、联合上门服务、联合竣工验收的“五联合”和“容缺受理”机制。精简立项、规划报件、施工许可等中间环节120余个,减幅达40%。将申请表、身份证明、委托证明等300余项非关键性要件资料纳入容缺范围,审批时间由原来的70个工作日缩短至45个工作日,较目前全国平均200多个工作日提速77%以上。

三是深度对接一体化平台,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所有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平台运行,确保“所有事项进平台,平台之外无权力”。加快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对接,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平台“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事项基础信息、服务流程、办理时限等,完成电子证照库的配置、测试。目前,全市一体化平台办件累计达120万余件,颁发电子证照2245件。

四是建设巴中“市民之家”,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树立“国内领先、全省一流”的理念,投资1.36亿元建设2.9万平方米的“市民之家”。高标准谋划功能分区和窗口布局,投入2000余万元推进电子智能化建设,打造自助服务区和自助体验区,构建网上、掌上、自助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政务平台,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按照“便企利民”的原则,将33个行政审批部门、8个公共服务单位、3个中介服务机构及金融、通信、公交、水电气等14个便民服务单位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实现“进一道门,办所有事”。

五是推行“三办”改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按照“一个窗口办成一件事情”的原则,设置综合窗口,优化服务流程、增添自助终端、开展导办服务。将市级901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三办”范围,其中“马上办”事项464项,占51%;“网上办”事项695项,占77%;“一次办”事项838项,占93%。按照“受理—审批—办结”模式,清理删除部门内部审批环节1632个,逐项编制公示标准化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书、格式文本和示范文本,细化量化审查裁量标准,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协同审批、便捷出件、快递送达,实现简易事项“马上办”、材料齐备“一次办”、一般事项“网上办”,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六是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村(社区)证明仅保留7项。认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减证便民”专项行动要求,积极开展村(社区)证明清理。对证明事项反复论证、逐条审核,凡需保留的村(社区)证明,必须于法有据,该取消的一律取消,应合并的坚决合并。共清理取消市级30个行权部门村(社区)证明83项,仅保留村(社区)证明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