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减证办理解桎梏。针对影视机构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后,拍摄一部电视剧从制作到上荧屏播出,需要经历3次审批、一次备案公示,办理3个许可证,存在准备材料多、审批耗时长等实际问题,省广电局心系影视机构,着力从多环节帮助解决难题。在“初入”环节,市场主体办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时,推进“免证办”,依托省级部门数据资源共享,不再要求提供营业执照纸质版,并在办理层级方面,积极推进该许可事项委托“1+7”市办理,实现了“就近办”“基层办”,便民利企,提升了效率。我省吸引了上海耀客文化传媒、北京世纪华纳影业、光影在线文化传媒、开场白影业等多家全国重点影视企业来川落户,全省影视企业达到2130家,今年净增346家。在“准入”环节,严格落实国务院颁布的新决定,从2021年底起,我省影视企业无需办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腾出办证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电视剧制作本身。
二是高效协调免烦忧。在备案公示等环节,急群众所急,先后多次就影视企业反映的电视剧备案公示表格填报难、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是否办理等事项向国家广电总局传媒司、电视剧司等沟通协调,帮助解决现实问题。
三是专班服务强指导。省广电局实施“一对一”项目专管员服务管理机制,围绕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构建科学高效的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题材规划、扶持引导、拍摄制作、审查播出、推优评优、宣传推介等各环节管理服务。从2021年到2023年8月,共备案立项电视剧59部、核发电视剧发许可证14部;2021年、2022年,《没有硝烟的战线》《西进西进》《今天的她们》《后浪》等12部电视剧被评为“省政府重大文艺扶持项目”,获扶持资金1.6亿元;今年5至7月,《后浪》《公诉》《做自己的光》等3部电视剧相继在上海、浙江、北京、江苏等省级卫视和爱奇艺、优酷、腾讯等头部视频网站播出,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川造”电视剧逐渐崭露头角,西部特色的“大剧原乡”初具规模,被广电总局确定为首届中国电视剧大会5个主宾省之一,并在大会进行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