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交易是政府管理的重要领域,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新都区交易中心以数据为驱动,积极探索“小切口”的改革路径,不断优化营商“大环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1-9月,中心进场交易411宗项目,成交总额为62.15亿元,节约率为4.45%,节约率与2023年同期相比提高0.11个百分点。
一是展数据之“翼”,助力交易流程“飞”得更高效。交易平台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用“数据跑”代替“主体跑”,降低企业交易门槛,有效提升交易效率。2024年1-9月,进场交易工程建设项目均实现电子化评标率100%,不见面开标率100%,房建市政、水利、农业等多类型工程建设项目均实现网上签订合同。电子保函使用率为94.28%,累计为1072家投标企业释放现金流19427万元。外地企业中标率为18.39%,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项目投标人数同比平均上升25%。
二是搭数据之“桥”,贯通远程异地“连”得更精准。聚焦“成德眉资同城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创设新场景,畅通新通道,探索新方式,全面实施领跑新赛道同城化、双城记、智慧链、增长极“率先行动四大计划”,建立起贯通至“成德眉资”“成渝”平台、系统、网络等专项对接与全程跟踪机制。1-9月,实现进场投资额3000万元以下项目异地远程全覆盖,完成异地远程评标20个,副场范围辐射至重庆市九龙坡区、德阳市、资阳市、眉山市、宜宾市、自贡市、乐山市等地区。
三是借数据之“眼”,守护交易监管“明”得更透彻。以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为纽带,建立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监管体系。通过“异常标”“标王”“陪跑企业”等特殊数据比对,与纪委、审计和公安、行业监管部门共享信息,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监管,实现了100%公开招投标进场交易项目监管覆盖,有效避免了交易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平台已实现招标人代表信息多维度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对接市级招投标行政监管平台,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对招标人代表委派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管。1-9月,中心向区行业监督部门报送评标专家现场不良行为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