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昌市不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强化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群众、企业的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
一、牵好数据“牛鼻子”,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一)办事预约“不排队”。西昌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从解决预约排号“小问题”着手,推动政务服务“大提升”。依托“西昌政务”微信公众号,实现网上预约功能,群众可通过手机线上预约排号,预约完成后系统会根据预约事项精准推送预约时间、办理窗口、位置导航、办事指南等相关信息,并同步实现样表填写辅导、可在线填单,并在大厅自助打印预填表单,实现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转变,有效解决了办事群众排长队、厅内人员聚集、办理窗口不清晰、准备材料不明白等问题。启用以来,政务中心办件总量90384人/次,线上预约量35022人/次,占比达到38.7%,平均每天通过线上预约办理约350次。
(二)全天候服务“不停歇”。为响应群众错峰办事的需求,解决办事群众在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难题,推出了“虚实结合”的午间延时服务和自助办理服务。实现午间延时办、服务不间断,让群众享受贴心便利的政务服务,大厅配备34台自助网办服务终端和27台自助设备终端,设立7x24h自助服务区实现政务服务从8小时向“365天白+黑”的延伸跨越。
二、打造服务“金招牌”,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一)数据更“全”,推动公共数据一网共享。全面推进“一门一网”改革,让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个门、只上一张网,建立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矩阵,实现“政策一站通、诉求一键提、业务一窗办、服务一网汇”。目前,西昌政务服务中心线下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实现“一站式”办理。全市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四川政务服务网,实现一网通办,全市99.94%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事项达91.74%、“全流程网办”事项达89.44%,政务服务办理更加便捷。
(二)办理更“快”,推动高频事项高效办成。一是多部门“一窗办”。深刻把握综合窗口改革“减窗口、减人员,优流程、优平台,增服务、增效能”的核心要义,认真梳理事项:除公安、医保、税务等部门事项设立分领域综窗外,其余29个部门699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综合服务区办理,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群众在综窗的任意窗口可以办所有业务,实现群众由“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转变。自大厅搬迁以来,综合服务区已接件办理相关事项11218人/次,日均办件181人/次。二是多事项“一次办”。深度践行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理念,通过建立联办机制、强化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将多部门“单项事”整合为一件事,推动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的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其中,企业开办由原来分次办60个工作日、跑4个部门、递交15份材料优化成1个工作日跑1次递交5份材料,大幅提升审批效率。同时对新设立的企业免费提供首次印章刻制及寄递服务,真正实现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路”。三是多元化“一门办”。进一步整合水、电、气、信等便民服务事项,创新推行水电气网“全生命周期”联办服务机制让企业群众办事“一门办”“马上办”。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打通后台政企数据的共享交换。如在不动产登记、税务、房管实现二手房过户“一站式”办理的基础上,推动实现二手房过户和水电气网过户同步办理,全流程仅需30分钟,大大减少了办事时间和跑腿次数,方便了办事企业和群众。
(三)格局更“新”,推动惠企政策快速兑现。一是当好企业群众的“总大脑”。进一步落实《四川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实施方案》工作要求,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高效兑现。二是当好企业群众的“总参谋”。依托无差别综合窗口设置了惠企政策专窗,全量收集在本层级兑现的惠企政策,目前已收集相关惠企政策19条,形成西昌市惠企政策清单与申兑指南均已通过市人民政府官网、市政务服务网以及市政务服务大厅等多种渠道公开发布,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惠企政策咨询、办理、兑付流程,畅通了信息获取渠道,优化了政策申兑服务,推动惠企政策简便易得“应享尽享”。三是当好企业群众的“总客服”。依托办不成事反映专窗,形成“企业第一时间反映诉求、部门第一时间处理诉求、第一时间解决诉求”的问题处理闭环,确保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快申快享。
(凉山州政务服务管理局,西昌市政务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