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县区

蓬安县添“零”服务推动企业倍速发展

蓬安县深入实施“环境大优化”攻坚行动,全力构建“六最”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建设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制定了涉企服务工作的12条举措,全力推动来蓬企业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去年以来,全市第一家芯片封装测试企业中兆永烨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升规,仅用6天时间签约引进1户精密制造头部企业等等,一批批招商引资企业从签约到投产用时平均提速30%以上,县域营商环境调研评估蓬安政务服务全市第1。主要做法如下:

一、创新优化机制,做到涉企审批“零障碍”

一是优流程。将企业落地全流程事项分为“项目签约”“项目预审”“工程许可”“建设及竣工验收”4个阶段,删减企业落地审批过程中不必要环节、不必要手续近50%,将涉企全流程审批时限由120个工作日内压缩到66个工作日内。二是减材料。及时梳理企业落地投产必办的事项21项、需委托第三方提前准备事项10项,按照必备核心资料和容缺后补资料两种情形,应减尽减形成《企业落地投产事项材料清单》。三是提效能。推行前置服务,在项目洽谈阶段相关部门提前介入,指导企业准备审批相关资料;推行并联审批,对互为前置、部门交叉的12项审批事项,采取联合审查、联合踏勘、联合验收等方式进行并联审批;推行限时办结,对凡是不需要转外环节的事项,一律实行即办,确保在最短时间完成审批。

二、主动靠前服务,做到涉企服务“零距离”

一是园区一站服务。制定8个方面22条措施有序推进工业园区授权赋能,充分发挥园区“一办六局”作用,全力推进“行业职能入园、工作力量进园”,基本实现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二是包保跟踪服务。建立完善包保工作制度,为全县工业企业逐一明确1名包保县级领导、1个服务部门、1名党政综合协调部门科级领导干部、1名具体业务部门服务专员,“一对一”为企业落地和发展提供全程跟踪兜底服务。三是多方交流服务。在工业园区内搭建“亲清茶室”平台,组织党政、人大、政协等多方力量“每月走访、动态会商、定期会见”,发挥协商民主制度优势,集思广益、有效解决企业建设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三、持续优化作风,做到涉企工作“零投诉”

一是优化政务窗口服务。建立政务服务窗口人员评价评比机制,每月开展一次“主动服务、创先争优”评比活动,每年表扬一批政务服务窗口一线人员。常态收集服务对象的无记名评价,连续两次评价不合格的窗口人员退回原单位,取消当年评优评先和提拔资格。二是开展作风建设行动。由县级领导牵头组建工作专班,聚焦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商务经信、经合外事、生态环境、自规、住建、税务、人社、应急、消防等涉企服务部门,对服务企业过程中的作风问题、投诉情况进行核实查处。三是保障企业静心发展。严格落实涉企检查调研备案制度,坚决查处执法不公、野蛮执法、选择性执法、吃拿卡要等侵害企业利益等行为,依法依规打击破坏企业生产、干扰企业经营等行为,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四、护航企业发展,做到爱商亲商“零冷落”

    一是强化政策包助力。结合县域发展实际和企业需求,“量体裁衣”推出招商引资企业“政策包”,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方式,在奖补资金、用工用能、产业用地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让企业既能快速落地、也能顺利生产、更能发展壮大。二是强化全要素保障。建立健全信贷“需求—投放”机制,推行企业工程项目“拿地即开工”模式,搭建企业“用工余缺互助调剂”服务平台,着力解决企业从建设到生产全过程的资金、用地、用工等问题,确保企业建设“不断粮”、经营“不断档”。三是强化企业家激励。大力营造尊重企业家、善待投资者、厚待纳税人的爱商重商氛围,结合《南充市关爱激励企业家工作方案》细化完善蓬安县激励措施,每年统筹设置各类荣誉对商会、企业家进行表扬,全面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