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宜宾市高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作风问题,深入开展“四大行动”,全面深化作风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抓实形象提升行动。一是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预计2021年完成 7 个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行“一件事”办理、省市“全域通办”“川渝通办”。二是深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办照即营业”商事制度改革。三是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材料和事项精简,分类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推广“承诺即开工”改革模式。四是严格落实“项目专员”“妈妈式”全程代办服务解决企业落户堵点,督促“双千”活动和“政府保姆”制度落地落实,解决企业运行痛点。
二、深化作风整治行动。一是精准查摆曝光查处涉企执法不按程序、“慵懒散慢”不担当、项目审批服务难、打击报复投诉企业等营商环境负面问题,加大对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的责力度。二是集中整改问题,强化目标管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重点环节抽查督办,重点整治干部顶着不办、层层往下推、工作不落实问题。三是深入开展行政审批部门、经济开发区、国有企业、窗口等单位作风建设专题活动,着力解决在党性观念、责任担当、实干精神、效能意识等不强问题。
三、推进环境优化行动。一是开展公职人员破坏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充分保障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开展行业乱象专项整治,集中治理政府采购、招投标、教育医疗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现象,推动政策普惠落实、维护群众正当权益。三是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整治,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持续推进“清赖行动”和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工作。四是开展法治环境专项整治,对涉企执行失范、损害群众权益进行专项治理,实施重点案件评查,甄别纠正涉企产权冤假错案。
四、开展机制健全行动。一是加强营商环境评价“对标对表”工作,发挥评议工作“指挥棒”作用,将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考评体系,加强政策固化和落地质效,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二是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完善政商关系制度机制,落实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帮助解决问题,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和创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