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一是高标准组建行政审批局。从全区机构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2019年组建行政审批局,承接全区行政许可事项、负责“放管服”改革具体工作。在编制、人员上予以倾斜,高标准配齐配强审批队伍,从部门转隶11人,在全区范围遴选工作人员8名,分批划转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确保了改革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二是高水平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将政务服务中心由仁和路搬迁至大山铺,面积由原来的2500平方米增加到15520平方米,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事距离远、停车难、空间小等问题。开展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将大厅划分为9大区域,优化设置、建章立制、规范标识、明确流程、配齐LED显示大屏。大厅提供一站式智能化服务,实现WiFi全方位、全时段有效覆盖;配齐排队取号机、自助查询终端、智能办税终端等配套设备;打造政务服务自助区,为企业和群众提供24小时全天候自助政务服务。三是高质量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制定并出台《大安区行政审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大安区行政审批现场踏勘工作暂行办法》《大安区行政审批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等管理办法,形成联动机制,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监督管理,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三全:一是全方位厘清权责清单。做好行权清理,承接省市下放行政许可事项26项、划转22个部门行政许可事项189项、下放镇街行政许可事项1项;公共服务事项承接41项、下放24项,并依法“一单式”向社会公开。去年以来,累计集中审批行政许可事项9352件,办结9352件,办结率100%,提速50%。二是全覆盖深化商事改革。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深入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线上“零见面”与线下窗口登记“双轨运行”,同时推出营商通APP,申请网上登记办理营业执照企业562户。实施“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发放“多证合一”营业执照12516户。压减企业开办时间,精简审批环节,全面实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将企业开办时间由8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提速62.5%。三是全过程优化项目审批。打通与行业主管部门、发改局等一系列部门各个环节,从项目申报、核实、审批三个方面入手,加速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省级2.0系统,优化项目建设的各项流程,将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到9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压减到68个工作日。
四化:一是“一窗办理”精细化。依申请事项进驻率达100%,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提速率60%,实际办理时间比承诺时限平均减少30%。清理“一事一次办”服务事项30个,80%政务服务事项实行“一窗办理”。在政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每个办事窗口设置“好差评”评价装置,实现主动评议率20%以上,满意率95%以上,做到精细化办件。二是“一网通办”最大化。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热点高频事项“掌上办”,有效解决群众办事现场等待时间过长、办事单位之间来回奔波等问题。全区189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部分事项实现“零跑路”,简单事项办理实行全程网上审批,全程网办事项87.99%。三是“一号热线”亲民化。开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安排专人耐心接听、收集市场主体反映的各方面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实现企业和群众诉求及时回应、及时办理、及时解决。累计收到市民咨询、建议、投诉2087件,办结2036 件,办结率 97.56%,满意率95.36%。四是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诚信、廉洁高效”的原则,依法规范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政府采购20次,采购金8863.05万元,节约资金651.11万元,资金节约率6.84%。审核政府性投资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文件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