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县区

泸州市合江县行政审批局在区划调整中做到减乡镇不减政务服务

从去年底开始的县级区划调整,合江县由以前的27个乡镇,调整为19个镇2个街道,合江县行政审批局紧紧服从大局,参与规划调研,按照“撤乡镇不撤窗口,减人员不减服务”的原则,扎实开展好“345”政务服务工程,努力做好合江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坚持“三不”原则,服务标准更严格

一是平台不撤离。撤销的乡镇,统一设置为“XX镇(街道)便民服务站”,办公场所不变,便民服务功能不变,确保群众办事方便程度只增不减。对合并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扩大场地建设,加强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增强群众办事承接能力。

二是服务不减少。每个窗口根据办件量配备工作人员,由乡镇(街道)统筹自身人员和县级派出机构人员办理业务。原则上每设置1个窗口,应配备1名人员,公安户籍业务应由专人办理。将基层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户籍管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类政务服务事项,共120余项,入驻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按照“综合窗口+业务岗位”的模式,高效设置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村镇建设、卫生健康、公安户籍管理、经济发展、综合(其他社会服务)等6—8类综合窗口,分类服务引导、办事等候、窗口办理、后台管理等区域;使得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三是监管不松懈。确定1名科级领导干部带班,统筹负责便民服务站工作;选派1名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工作和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便民服务站负责人,实行坐班制,具体负责便民服务站日常工作;对涉改乡镇便民服务站运行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定期通报。保留原便民服务中心电子监督系统,定期对便民服务中心(站)进行线上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健全“四个”机制,服务功能更完善

一是升格一个班子。21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将镇街行政事业人员全部归口在一起),具体负责辖区内的政务服务,承担县级部门委托的政务服务事项。设事业副科级主任1名,股级副主任2名,内设4—5个业务站,专职管理便民服务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工作,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抓工作。

二是完善一套制度。重新梳理完善便民服务工作范围、程序、管理办法等,做到制度上墙,规范运行。

三是发放一张卡片。建立便民服务工作联系卡,将工作人员姓名、联系电话、事项、投诉电话等印制在联系卡上,方便群众找人办事,同时在卡片背面制作农村便民服务宣传资料,实现群众明白办事。

四是建好一本台账。所有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和村级代办站,均建立一本群众办事登记台账,对办理过程中的申办人、申办事项、联系方式和受理人、承办人、办结时间以及反馈情况进行登记建档,也便于群众满意度抽查。

探索“五项”创新,服务流程更优化

一是创新办件模式。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窗出件”模式。对于100余项即办事项,要现场予以办结;对于20余项限时办事项,实行内部流转;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及手机APP推广应用,确保便民服务“零障碍”,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二是打通服务堵点。为解决被撤乡镇便民服务站无公章办事问题,对设有便民服务站的乡镇(街道),将盖章的模板文书用于便民服务站事项办理,严格文书编号,建立使用/报废台账;建立内部流转机制,对确需移交至整合后乡镇(街道)办理的事项,要安排专人收集汇总,于当日内移交办理,解决群众盖章难问题。

三是包片业务指导。县行政审批局建立便民服务长效指导机制,由局领导牵头,成立5个业务指导组,对21个镇街分片包干长效指导。通过收集建议意见、督查发现问题、开展业务指导。对窗口单位的政务服务工作进行督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共收集整理出50余条问题,形成问题台账,分别“点对点”通报镇(街道)进行整改。

四是三级联动服务。县行政审批局和21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及村(社区)统一目标,统一规范,坚持“新理念、馨服务、心沟通、星体验、兴荔乡”的五星级政务服务理念,追求“交办工作零推诿、办理事项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干部职工零腐败”的“四零目标”,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预约服务、投诉举报、帮办代办、信息推送等8个基本制度,适时全面公开信息,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岗位管理,实现政务服务全覆盖,有效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

五是规范运行模式。分三类规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模式,探索分类考核。区域覆盖型:围绕“一主三副多点、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下放13个部门45项权力到中心集镇,扩大中心镇行政审批承载能力,发挥中心镇便民服务工作“集聚、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中心镇除自身人员全部入住外,县级部门还派驻窗口入驻,方便周边乡镇群众就近享受部分县级公共服务,使城镇养老保险、临时身份证等原来需要到县上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在乡镇当天就能完成,节约群众办事成本,实现真正便民。前后联动型:部分镇街利用场地优势,把业务办所搬进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前台窗口接件、后台及时办理,极大压缩内部流转时间,把部分限时办件变成即办件;综合受理型:部分镇街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统一接件,对即办件现场办理,对限时件内部流转到对应办所办理,最后由接件窗口出件。做好权力下放工作,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232项不出镇,44项不出村,赶集日村干部轮流到镇便民服务中心坐班服务,对承诺件集中会办、会审、会签,推动政府权力更加公开透明,切实提升基层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