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加快建设一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工作目标,多措并举助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提质增效。截至2019年7月31日,高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共受理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项目139宗,预算金额9161.32万元,成交总金额8309.39万元,节约资金851.93万元,资金节约率9.3%。
一、明确重点,狠抓“三类人员”廉政教育。一是建立不良行为企业及其负责人“黑名单”制度,实时更新投标人行为纪律,对投标人实行不间断动态管理。二是对评审专家见缝插针“打招呼”。在评审区、休息区设置廉政警示标牌,印制《保密制度》、《行为守则》等宣传资料,利用项目开标空档,见缝插针地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宣传力度。三是对业务人员时刻“敲警钟”。2019年以来,通过举办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发送廉洁过节短信等多种教育方式,加强正面典型激励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筑牢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创新载体,立足“三大平台”开展交易。一是打造流程化高效服务平台。实行由主要领导负责项目进场跟踪督办、分管领导负责现场指导的工作机制;制定股室流程手册,将岗位分工细化到12个内部流程62个工作环节,将“项目负责制”变为“环节负责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二是用好全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与市内7县3区联动补短板,为“交易不见面”提供便利,切实推进政府采购市内异地远程评标常态化开展。三是推广“e路阳光”网上平台,实施在宜单位“非集采”交易电子化,进一步降低本地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阳光高效集中采购。
三、确保实效,强化“三个保障”提升水平。一是强化设施保障。2019年起,先后投入了11万余元用于升级改造电子评标室、监控室等交易场地软硬件设施,同时配备休息座椅,设立茶水自助区等便民区域,力促交易环境大提升。二是强化要素保障,着手建立“专家课程库”、“职工业务库”,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及职业技能技术提升进场交易项目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印发《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交易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等20余件制度文件,强化对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形成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