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宜宾市翠屏区积极落实“三新”举措,全力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整体水平和工作实效,获得了人民群众好评,为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全天候”政务服务、宜宾市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做出了“翠屏”贡献。
一、全力打造新环境。一是升级改造场地。2018年,全区共计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新改扩建,完成6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市一级标准建设、120 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升级改造,中心城区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面积均达到100㎡以上。二是规范标牌标识。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标牌、服务事项公示牌、作息时间公示牌、服务人员公示牌等标牌标识,均严格按照全市统一要求规范设置。三是完善服务设施。全区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均配置了光纤、电脑、空调、电话、打复印机等办公设施和群众休息座椅、饮水机、老花镜、意见箱等便民设施。
二、全力培育新队伍。一是全区23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均由分管领导兼任,配备副主任1人,设置6—8个办事窗口,严格实行AB岗制。同时,37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均配置代办员3-5人,均由村(社区)干部兼任。二是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由区政务服务中心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全年培训 300 多人次;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工作人员由镇(街道)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全年培训 2100 多人次,着力提升办事实效。三是对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实行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开展评选表彰活动。2018年,推荐市表彰最佳便民服务中心2个、优秀便民服务标兵2名、最佳便民服务代办点2个、优秀便民服务代办员2名。同时,区政府表彰便民服务工作先进镇(街道)10个、最佳便民服务代办点23个、优秀便民服务代办员23名。
三、全力争创新业绩。一是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区级部门将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政、人口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20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下放镇(街道)和村(社区)受理、办理、代办。二是积极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工作要求。全区镇(街道)、村(社区) 115 项“马上办”事项均可当场办结,34项网上办事项实现“零跑路”,76项事项实现就近办,192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三是深入推行“全天候”政务服务。6个中心城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日17:00-20:00,23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节假日9:00-12:00均对外服务;中心城区47个社区代办点实行错时上班制,郊区街道和镇325个村(社区)代办点实行轮流值守制,保证群众“全天候”时段能办事。2018年以来,全区镇(街道)和村(社区)共计接待办事群众150万人次,受理、办理、代办审批服务事项148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