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制度建设,降低风险成本。一是建立风险分担机制,设立2800万元补偿基金,对不良贷款无法追回部分由银行与县财政按3:7比例分担。二是建立“两证”(《经济林木(果)权证》和《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抵押贷款贴息制度,降低贷款成本。三是建立征信管理机制,信用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提供信息支撑。四是构建资产评估机制,组建以金融机构、区级部门、村民代表为中心的三方评估中心,供新型经营主体、林农选择。
二、降低收费标准,搭建收储平台。一是制定评估争端解决机制,将评估收费降低到标准收费的三分之一,降低市场主体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支出。二是委托宜宾林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作为资产收储平台,破解森林资产抵押物处置变现难题,化解林权抵押贷款金融风险,以市场化运作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交易、收储、处置等业务。
三、构建交易体系,优化服务方式。一是设立农村产权交易站,初步形成区、乡、村三级纵向贯通的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由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统一业务指导。二是在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划定综合服务区域,将农业、林业、房管、国土等服务窗口全部纳入交易大厅,为产权交易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避免业主、流转放多头跑路现象的发生。
截至目前,已办理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业务208宗,总面积23695.3亩,金额7780.1万元;林地经营权流转业务33宗,面积9696.48亩,金额2053.3万元。评估土地流转经营权业务47宗,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11亿元,林权抵押贷款业务91宗,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18亿元,实现林权抵押融资4.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