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按照宜宾市“全天候”政务服务的工作安排,珙县精心组织,认真统筹,积极思考,创新方式,强化宣传,落实保障,扎实推进“全天候”政务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一、探索“五种形式”落实全天候政务服务。为确保“全天候”政务服务在全县落地生根、发挥作用,探索出五种“全天候”实现形式。一是开展延时服务,全县所有窗口服务单位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在工作日17:00—20:00,节假日9:00—12:00开展延时服务,开放窗口进行坐班,接受群众办事或咨询。二是开展预约服务,针对婚姻登记等按传统风俗的良辰吉日、重要节日,主动向群众开通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群众有需求即开放办事,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三是开展网上审批服务,县工商、国税、人社等部门充分利用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本部门办事服务平台,积极开发网上审批服务功能,群众利用手机APP或电脑终端即可24小时进行咨询、申请、查询、投诉等业务,实现不出家门即可办事。四是开展延伸服务,在现有服务窗口的基础上,将一些便民利民的服务端口下移,安排人员开展工作,降低群众办事成本,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目标。五是在乡镇实行政务赶场,结合乡镇实际和农民群众办事的特点,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代办点实行政务赶场,逢场天集中为群众办事,并延长工作时间,确保群众能办事、办好事。
二、开好“四个会议”确保政策到位。为加强政策宣传,使全天候政务服务家喻户晓,该县认真组织“四个会议”进行宣传贯彻落实。一是开好“吹风会”,在市上开展此项工作时,县政务中心及时召集相关单位召开“吹风会”,宣传市级部门的做法和效果,要求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超前谋划,抓好调研,作好准备。二是开好座谈会,市上“全天候”工作任务下达后,及时召集相关单位召开调研座谈会,各单位分析本单位推行“全天候”政务服务的优势和困难,详细拟定本单位的全天候实施方案。三是开好动员会,由县领导召集相关单位召开动员大会,深刻认识目的意义,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顺利推进。四是开好工作推进会,相关部门作好工作交流,分析工作困难和解决问题办法,树立信心,增添干劲,促进“全天候”工作健康推进。
三、落实“三项保障”确保工作实效。一是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县上成立由县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全县工作推进;各部门分别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组,协调推进各单位全天候服务工作。二是落实运行保障机制,各单位落实了人员经费,确保“全天候”工作正常推进。三是强化督查考核机制,县纪委、目标督查办主动介入“全天候”政务服务监管,将其作为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逗硬奖惩,实行追责问责,确保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