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江区政务服务工作始终瞄准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始终坚持推进“跑得最少、用时最短、体验最好”的“三最”服务,让群众办事不再“烦心”。
一、大力推进“仅跑一次”改革,让群众跑得最少。
结合“仅跑一次”改革,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让群众和企业能够跑得最少又能一次办好。
(一)构建网上办事平台,办事跑得少。
仅跑一次的前提是需要网络作好基础支撑,为此,温江在成功成为全省一体化政府服务平台的区县级试点单位后,已经叠加了具有温江特色的二手房一窗预约、惠企服务、“仅跑一次”等特色应用,让群众能够借助网络办成自己想办的事。截止目前,温江区共有“仅跑一次”、“审批不见面”事项1116项,已经实现网上办证574项。如市场主体登记全面实现了“申请人外网申请—工作人员内网审核—审核结果外网反馈”的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审批完成后发放全国通用的电子营业执照。截止目前,全区市场主体在册总量达到51902户,今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435户,全部实现网上电子营业执照发放。同时,温江还开通了网上预约预审通道,群众只需事前在手机上完成预约就可以到现场快速办结。到现场后,可根据手机贴纸小程序,分步骤提前获知所需材料、办件模板、窗口位置、办件时长等信息,无需再到处跑到处问,出现反复排队的情况。
(二)精简证明材料,要开证明跑得少。
要实现“仅跑一次”,温江首先从解决“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循环证明”入手。第一步是对村(社区)证明材料进行了清理,将原来需要村(社区)出具的313项证明事项精简到15项,并对保留的15项证明材料进行梳理,统一制定了证明材料文本样式,方便办事群众和村(社区)工作人员使用。第二步是对镇(街)、部门保留的证明材料进行了清理,组织全区66家单位,认真梳理部门要求相对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和部门为相对人出具的证明材料,实现三个“全面取消”,一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类材料,一律取消;二是上级部门明文规定应当取消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三是同一事项各个环节需要同一证明材料,可通过部门间沟通、查询、数据共享等方式获取的,一律取消或不再重复提供。清理后,全区行政机关仅保留证明材料12项,真正实现了“减证便民”。
(三)开辟惠企通道,产业政策兑现跑得少。
温江从企业办事需求出发,对全区17个部门的237项产业扶持政策进行主题式梳理,同时对产业政策申报、兑现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对办理时限进行了明确,改变了以往企业多头报送、部门各自受理、兑现周期较长的问题。通过在政务大厅设置惠企窗口,集中受理企业咨询申报,窗口统一接件后转入内部办理流程,相关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核及资金兑现。企业只需一次申报,即可办完产业政策的兑现工作。而且,整个咨询申报过程实现了网上办理,让企业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申报工作。
二、建立“2218”工作机制,让群众用时最短。
温江区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最多的注册开业、不动产交易登记、投资项目建设审批耗时长的“烦心事”,建立了“2218”工作机制,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间大大缩短。
(一)企业从注册到开业仅需“2”个工作日。重构企业注册开业流程,在企业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后,对开业还需要的印章刻制、纳税登记等业务进行整合,推行非关键性材料容缺后补、网上自助办税,让企业2个工作日内就能开业。下一步还计划将企业注册后所需的银行开户、单位社保缴存等业务一并纳入整个注册开业流程,让企业一进入注册环节就能在可预期的时限内办完全部事项。
(二)不动产登记办理出证只要“2”个工作日。温江在前期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的基础上,将涉及不动产登记交易的8个步骤压缩到2个、需提交的材料次数由10次整合为1次,群众只需通过网上预约预审,即可到现场“一窗办理”、自助领证,整个过程仅需2个工作日,现场办结时仅需1小时。不仅如此,温江目前还正与水、电、气等行业部门对接,搭建不动产交易登记后相关后续过户手续的桥梁,让群众能办完房屋交易手续后能一次性办完相关的转移手续,不再奔波。
(三)企业投资项目办完审批环节只用“18”个工作日。温江区一直致力于改变建设项目审批慢的问题,从“模拟审批”开始,将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从原来的200多天提前到半年左右,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开展了建设项目“4+4+1+X”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从注册到获得施工许可证由原来的108天缩短至46个工作日。在2017年又推行了重大项目审批承诺制,企业按照承诺制的要求,只需对暂时不能提交的材料以书面形式作出限期补齐承诺,即可启动办理程序,出具审批文书,整个过程仅需18个工作日。不仅如此,他们还把审批承诺制与“4+4+1+X”的线上运行相结合,在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叠加了“4+4+1+X”网上审批功能,现在的重大项目通过网上审批平台就可以快速完成审批工作。
三、创新开展场景式服务,让群众体验最好。
以还原群众实际办事的过程为场景,针对其中的“烦心”问题,大力开展延时服务、主题式服务、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和企业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更好。
(一)延时服务,依群众的时间开展服务。温江从2017年8月全面开展了“延时服务”工作,依照群众和企业的时间开展服务。将工作日期间的12:00—13:00确定为工作时间,全区所有政务服务窗口正常开展业务办理工作。在周六开展常态化服务,主要涉及不动产登记、公安户籍、社保医保等业务量大、办事群众多的窗口单位满足群众办事需求。同时,对一些重点项目、特殊人群等有临时性服务需求的事项,通过微信微博、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方式根据群众约定的时间开展服务。延时服务开展以来,仅周六就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4万余件。
(二)主题式服务,按办事的需求开展服务。温江区从还原群众和企业的办事过程出发,重点围绕办理流程长、所跨部门多的一些复杂事项进行主题化梳理,如站在群众和企业的立场,为群众所说的如“我要买房”“我要开餐馆”“我要办诊所”等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有效排列组合,构建形式直观、清晰易懂的办事流程,让群众清楚知道自己符不符合条件、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应该怎么办。在此过程中对所有办事指南进行全面清理,克服互为前置、表达模糊以及有兜底条款的情况,如“有效身份证件”的表述,明确表达为身份证、户口簿还是驾驶证等;对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明确是哪些材料,不能明确的,一律取消。这样一来,群众办事不用再去“研究和揣摩”办事指南,窗口人员也不能再“自由发挥”。既提高了群众办事的一次成功率,又有效规范了窗口人员的自由裁量权。
(三)一站式服务,照群众的期望开展服务。
"一站式服务"就是按照群众和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定制服务,实现“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 。
前期,温江区已经按照健康产业生态圈的发展需要,就近设立了成都医学城“一站式”政务服务微中心,该中心能为成都医学城企业提供注册登记开业、药品经营许可、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许可等事项的现场办理,以及企业投资项目全程代理代办;能为企业获得政府各项政策支持提供现场咨询、现场申报;还能为企业的科研开发、市场经营、政策法律提供咨询和指导,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花最少的成本享受最优的服务”。目前,温江还正在现代服务业片区针对新市民集中的实际,主动打破行政区划的制约,打造“光华之心新市民服务微中心”,将重点为新温江人提供各种定制服务。同时,大力推进“全域通办、全时能办、全程代办”,窗口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彻底打通,一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政务服务网络将极大地方便每一个群众和企业,让他们办事不再“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