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三个坚持”探索“政务服务+供销”便民惠农新模式
今年以来,资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政务服务+供销”工作部署,扎实开展试点示范,围绕部门联动、场地互建、业务互融三个方面发力,做实试点示范。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政务服务+供销”站点10个,服务企业、群众1700余人次。
一、坚持部门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供销联合社联合印发《资阳市“政务服务+供销”工作方案》,围绕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对10个试点单位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开展全市“政务服务+供销”推进会4次,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事项与疑难问题;各试点县(区)政务服务管理部门与当地供销部门建立联系机制,具体推进试点工作,形成市、县(区)、乡、村融贯一体的指导支持体系,有效延伸“政务服务+供销”基层触角,进一步拓展为民服务广度和深度。
二、坚持场地互建,共享服务渠道。探索在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安岳县李家镇等6个试点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供销服务专窗,配置专区办公电话、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和文件柜等办公设备,印制便民服务、为农服务相关政策文件供群众查看翻阅,实现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与为农服务供销体系功能“双叠加”。在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安岳县龙台镇等4个试点基层供销社上墙展示政务便民服务、邮政农村综合服务等事项目录,确保信息透明、服务可及。
三、坚持业务互融,提升服务能级。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联合市供销联合社针对“政务服务+供销”便民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发布农事服务、快递业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缴纳、临时救助、生育登记等事项清单11类123项,并编制办事手册、惠农政策一件事服务指南汇编。推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推出“川菜”“川果”、水稻、育肥猪、奶牛等特色农业产业金融产品、保险产品14项,实现创业人群贷款、个人贷款、企业贷款等基础服务在试点单位均能办理。今年以来,开展农技指导1500余人次,提供“政务服务+供销”事项帮办代办800余人次。
(资阳市政务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