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的情况下,特别是9月5日以来,宜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采取严密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和公共资源交易“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全力抓实疫情防控工作。通过采取不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全员核酸检测,严格控制交易现场各方主体人数、调整专家抽取范围,严格进场交易主体体温检测、健康码和大数据动态行程卡查验、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查验,实施进场交易主体粘贴“已检”标识、穿着专用“马甲”亮明身份、凭门禁卡刷卡进场,落实专人负责各楼层交易主体进出管理,每日公共场所消毒、通风透气等措施,切实加强交易活动现场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有序开展。
二、创新推行“绿色通道”服务。通过采取提前介入、容缺受理、同步操作、优化流程等方式,为涉及运行必需、防控必需、民生急需、抢险救灾、经营生产急需等领域的交易项目提供“绿色通道”服务,确保全市重点项目推进不减速、不停步和“加速跑”并尽快落地落实。今年以来,已为25宗重大项目提供“绿色通道”服务,涉及投资额48.62亿元(其中,9月1日—7日,“绿色通道”服务项目7宗,涉及投资金额11.61亿元),在有效降低疫情防控对交易工作不利影响的同时,为宜宾市重点项目的加快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三、深化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升级完善平台系统功能,实现全市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公告信息在线提交和发布、场地在线预约、招标采购文件在线免费获取、远程投标、询问质疑投诉在线提出、在线评标、在线澄清答疑、保证金在线交退等交易业务在线办理功能。同时,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服务,实现投标人通过“不见面开标系统”在线参与开标,交易现场仅1名项目招标人、1名招标代理机构、2名监督人员参与开标活动,有效减少人员聚集。今年以来,全市完成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项目938宗,成交金额301.96亿元;实施“不见面”开标的926宗(其中,9月1日—7日25宗),占项目总数的98.72%。
四、创新推行视频直播抽取机制。为解决部分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并列第一名候选人家数多,到交易现场抽取中标候选人与疫情防控控制50人以上聚集活动的政策相冲突的问题,探索建立以腾讯视频会议室为媒介的网上视频直播抽取中标候选人机制,有效减少交易现场人员聚集、降低投标人成本性支出,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已组织18场次网上视频直播抽取活动,参与投标单位2161家,平均每场次1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