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宜宾市紧抓“减费降负”这条主线,全面推广应用电子保函,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企业“减压降负”,助推宜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1—5月,203个项目的3131家投标人使用电子保证保函方式递交投标保证金,释放投标保证金5.46亿元。
一是保函业务全电子化。开发建设金融服务平台,与电子交易平台及开评标系统、承保机构电子保函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实现投保、保费支付、出具保单、理赔、退保等业务全流程在线办理、全封闭式运行。
二是保函类型全覆盖。公开征集22家保函承保机构(包括银行类7家、担保类7家、保险类8家),已与宜宾市金融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并正式上线电子保函的承保机构13家(包括银行类1家、担保类6家、保险类6家)。
三是保函服务全透明。投标人通过宜宾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自主选择投标保证金的递交方式、在已上线的13家承保机构中自主选择承保机构、统一标准(费率6‰)支付保费、自主在线退保等,实现投保“自由”、投保“足不出户”、投保“全程留痕”。
四是项目类型全覆盖。在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自然资源工程(地质灾害、土地整理等)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类依法招标项目中,全面推行投保电子保函。同时,自今年6月1日起,矿权交易项目全面使用银行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
五是完善制度防风险。不断健全保函承办机构管理办法,切实规范保函承保机构权利、责任与业务;完善招标文件范本,明确招标人理赔、承保机构赔付流程,严格执行违法违规承保机构退出机制;承保机构出具电子保函的平台系统须自行建设与维护并直接与宜宾市金融服务平台对接,保证实现投标电子保函信息传输和保密功能,且最低须达到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三级标准;所有投标人以购买电子保函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须使用基本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