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克服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加快市场主体扩量提质,眉山市政管局结合政务服务管理职能,围绕“眉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工程建设,根据企业服务需求,推出“三主动、三深化、一畅通”7项硬实举措做好助企纾困工作,为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服务支撑。
一、主动做好助企纾困政策多维宣传。按照全省要求,对到市、县(区)、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和便民服务中心现场办事的市场主体主动发放“四川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通过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渠道加强宣传,精准将惠企政策传递给广大市场主体。协调涉企政策制定窗口服务部门做好助企纾困政策咨询答疑,让市场主体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及时便捷兑现政策红利,
二、主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服务。为新开办企业提供“五合一”(营业执照+公章刻制+发票申领+员工参保+住房公积金缴存)套餐式服务。做细做优“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免费发放税务登记UK、办事结果免费邮寄、到政务大厅办事所需材料免费打印复印”等系列惠企便民服务,确保市场主体办事更加高效便捷。
三、主动创新告知承诺和容缺受办审批服务。对首批涉及民政、人社、市场监管、住建、自然资源、气象等11个部门的47项涉企经营许可政务服务事项,按规定开展容缺办理、告知承诺等信用审批服务,让市场主体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边办、边完善,帮助企业提早获得审批结果。
四、深化落实“全链式”协同跟踪服务。“点对点”深入项目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听问题、听建议、听需求”“三送三听”活动,围绕市域铁路S5线等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行“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张清单”项目审批模式,创新开展模拟审批,主动告知办理审批涉及事项、环节、流程、时限,提前为企业办理相关证照进行指导,加快项目手续办理速度。
五、深化落实开评标精细化服务。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为市场主体提供“暖心服务包”,大力推广“不见面开标”,投标企业无需到场递交投标文件。持续推行电子保单保函,进一步优化保证金缴纳渠道,实现由传统的直连模式向虚拟子账户模式转变,探索“中标贷”线上办理。
六、深化落实项目VIP全流程服务。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设置“助企纾困服务”专区,围绕完善企业登记、立项审批、用地审批、建设许可等12个方面,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VIP全流程服务。全面落实《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会商制度》,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编制审批最优流程、梳理申报资料清单、实施项目联合预审。积极推行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无午休预约延时服务,主动开展入企到户上门服务。
七、畅通市场主体服务诉求反映渠道。通过政务服务“好差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营商环境监测点、营商环境观察员等多个问题反映渠道,广泛收集全市重大项目和各类市场主体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诉求,及时协调和推动相关职能部门限时抓好问题解决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