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市州

泸州市推行四举措服务群众守护民心

泸州市政务服务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委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开展“窗口效能提升”活动作为“民心守护”工程的重要举措和生动实践,围绕夯实基础、关注诉求、倾听民声、用心服务四个方面,倒逼效能提升,切实打通群众办事“梗阻”,群众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一是夯实基础,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将全市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整合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业务一网通办。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深度和广度,将多个关联单事项整合归集为企业群众眼中“一件事”,实施集成化办理,更大程度“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跑动”,切实增强企业群众改革获得感办事体验感。截至目前,材料减免率为42.91%,办件覆盖率73.95%,时限压缩比例72.49%,全程网办率96.97%,一次办占比99.6%,即办件占比82.84%,累计办结674.61万件。

二是关注诉求,实施首问责任制度。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度,推动行政机关首问责任实施层级、实行领域全覆盖,落实五级责任,增强“人人都是首问责任人”的服务意识,实施建一个方案、设一个岗位、立一块岗牌、备一本台账“四个一”规范操作,完善培训领学自学“三位一体”学习机制,执行“自查自纠、自我督导、自主考核”自律措施,突出高位督导、问题通报、典型宣传激励促进实效,实现首问责任制度规范化、常态化、高效化运行。自制度推行以来,各级行政机关累计设立首问责任总岗385个,设置首问责任岗3000余个,群众来电、来访、来信诉求事项台账登记率达到100%,让群众进一门、问一人、办一事、有人帮、有回应,群众对机关服务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是倾听民声,全覆盖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规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34余个,确保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坚持问题“前置”,将群众“办不了”“很难办”“不给办”等问题纳入事项受理范围,建立受理、会商、办理、反馈、回访、归档整套闭环办理流程,将问题留在政务大厅解决;定期分析办理情况,总结有效做法,研究长效解决方案,通过群众反映“一件事”办成部门解决“一类事”;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加强督办、问责,压实责任,实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能办事、办成事,避免群众“多头跑”“往返跑”且“办不成事”,提升窗口服务效能和水平。窗口运行以来,累计为企业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项200余件。

四是用心服务,推行“接件即办”。以实现群众合理诉求三个“百分百”解决到位(群众合理诉求能够当下解决的100%解决到位、一时解决不了的100%制定规划逐步解决到位,不能解决的100%解释说明到位)为目标,明确责任人、办件人,规范办件流程,推进群众诉求“接件即办”,限时办结;强化诉求办理全过程监管,持续发挥12345政务服务热平台作用,围绕实现“五个平台”目标(即搭建代表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连心平台、帮助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民生平台、引导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服务平台、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的信息平台、督促政府各部门转变工作作风的监督考核平台),建立“一号对外、诉求汇总、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结、评价考核”工作机制,持续做好群众诉求服务工作,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为民办实事、推进“民心守护”常态长效。今年第一季度,12345热线共收到群众诉求96018件,受理96108万件,受理率100%,已办结95938件,办结率99.92%,群众满意度98.95%,热线办件时限、办件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下一步,泸州市政务服务工作将围绕民之所急、民之所盼即我之所想所为,践行“民心守护”,把用心用情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项,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切实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为持续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奋力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更加广泛地夯实群众基础、凝聚社会力量,贡献政务服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