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德阳市企业家“直通车”制度建立以来,德阳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坚持“知企情、排企忧、出点子、找路子”的原则,积极探索服务全市企业家的新渠道新方式,着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一是推出“钉式服务”。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在全省创新推出了企业(项目)钉钉群服务,依托钉钉智能办公系统开展咨询、指导、预审等线上服务,实现“钉钉扫一扫,办事不用跑”的服务目标。目前,市、县两级已组建项目专属群200余个,入群企业和群众超过350人,线上互动4000余次,解决问题600余个,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二是搭建惠企政策平台。为帮助企业经营者彻底摆脱惠企政策“不知道、找不到、看不懂、不会用”的困境,市政务和大数据局推出惠企政策平台“德阳市惠企政策通”。在收集各类惠企政策原文的基础上,将申报条件、奖补标准拆分为多个具体指标,附上申报渠道、联系方式等内容,让企业经营者一次性了解哪些事项可以办、怎么办、找谁办。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将企业特征与政策条款进行精准比对,进一步实现政策智能匹配、奖励一键计算、自动精准推送等功能,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截至目前,已汇聚3000余项惠企政策,37项政策项目要素及272个政策标签,123个可申报政策项目,累计为企业推送政策2万余次。
三是落实专人服务。在全市各产业功能区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为企业配备“一对一”专属产业助理,为企业提供线上咨询辅导、诉求响应、政策推送、材料预审等,配合全程代办、上门服务等线下“特需服务”,打造全程“保姆式”拎包跟跑、“管家式”帮办代办的全方位全天候线上线下多维度服务。截至目前,全市13个产业功能区共培育产业助理153名,联系企业664家,召开工作调度会91次,走访企业3500余次,开展咨询指导130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07条,帮办代办审批事项591项,确保了企业诉求随时“有人听、有人管、有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