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梳理“异地通办”事项。在省级“跨省通办”“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结合巴中实际,梳理发布“跨省通办”事项148项,“川渝通办”事项311项,“省内通办”事项229项。
(2)完善线下“异地通办”渠道。在市县两级政务大厅设置“跨省通办”“川渝通办”综合窗口,推动“跨省通办”事项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设置“通办”综合窗口,截至目前,全市设置各类“通办”综合窗口151个,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跨层级受理办理。
(3)积极拓展“异地通办”范围。积极推动区域协作,在“川渝通办”的基础上,围绕巴中劳务输出地和东西部协作项目,与浙江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等地,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发布“通办”政务服务事项265项。截至目前,全市办理“川渝通办”事项3940余件;“跨省通办”事项3700余件;“省内通办”事项4100余件,切实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折返跑”“多地跑”“反复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