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片区规划引领。以片区为单位,指导全市21个中心镇及副中心镇,立足自身发展实际,重点围绕服务制度、服务事项、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等9个方面,编制镇村便民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创新打造“政务服务+现代农业”“政务服务+文旅融合”等服务模式,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功能。
二、注重试点提升。在全市3个县(区)、20个乡镇(街道)、67个村(社区)开展省级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试点,实现行政审批、公共便民服务等302项服务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截至目前,我市14个乡镇、55个村创建省级“示范便民中心(站)”。2022年争取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支持,将洪雅、青神县列入省级试点地区,将全市43个乡镇(街道)、257个村(社区)纳入省市县三级试点单位。
三、强化专项督查。科技、农业农村、政务服务等部门共同组成推进工作专班,分解细化示范便民服务中心创建、推进医保事项入驻镇村等11项重点任务,逐一标定完成时限。通过“四不两直”、定期通报等方式,适时跟踪工作推进情况,开展暗访督查2次,推动事项未入驻、基层需求与部门放权不一致等4个问题整改落实,持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