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泸州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的实践要求,深化政务服务领域改革,彻底解决窗口办事脸难看、事难办堵点难点问题,坚持以满足群众办事需求、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改善窗口形象面貌为导向,探索部门领导进大厅“陪跑”模式,实现群众在政务大厅办事更有“温度”。
一、搭建“陪跑”载体。紧扣为民办实事的总体要求,以联系服务群众为落脚点,以入驻政务服务大厅的部门领导干部为实施主体,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定期值守政务服务窗口,了解一线工作情况,倾听群众呼声,直接服务群众,解决群众难题,切实改善领导干部脱离基层、服务意识淡漠等“四风”问题,提高了执行力和行政效能。通过建立领导“陪跑”工作机制,印发《泸州市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的实施方案》,明确入驻部门分管领导每月不少于两次到政务大厅,全面掌握本部门窗口办事流程,及时了解群众办事过程中的诉求,抽查本部门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统筹解决好审批服务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扩大覆盖面,鼓励基层积极乡(镇)长和街道主任进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主任进便民服务室开展“陪跑”,将“陪跑”拓展延伸到政务服务末端。
二、打造“陪跑”平台。探索在江阳区、龙马潭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领导“陪跑”窗口,制定坐班表,与办事群众“面对面”,让领导“陪跑”更实在。以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为主要形式,以现场服务为主要内容,实现普通群众与领导干部“零距离”接触,直接沟通互动。“陪跑”领导当面接受群众咨询,全程履行窗口办事人员职责,亲自为群众办理审批事项,示范指导窗口提升服务水平,及时发现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流程中存在的梗阻、迟滞问题,有针对性地立即提出改进措施,避免群众多头跑、往返跑。
三、畅通“陪跑”途径。坚持问题“前置”,开设“办不成事”窗口,收集反馈群众反映“办不成事”诉求,将群众“办不了”“很难办”“不给办”等问题纳入事项受理范围,由“陪跑”领导及时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与本部门职能相关的办事诉求。开通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服务等延伸服务通道,开展办事全过程体验,主动征询办事群众对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提出改进措施,拉近与办事群众距离。
四、严肃“陪跑”纪律。严格落实政务服务“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地反映办事诉求,有效应对“缠办”“闹办”等影响窗口正常工作的行为,确保当天受理的事项按有关程序得到有效解决。“陪跑”期间,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应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督办回复;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问题,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衔接协调,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受理部门不得推诿值守部门移交的职责范围内问题。
“陪跑”活动开展以来,领导“陪跑”约433人次,共受理解决群众问题314件,群众满意率达100%,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下一步,我们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抓实政务大厅“领导陪跑”服务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在政务大厅所有办不成事的问题,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现群众办事无堵点、办事体验无差评,群众办事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