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阳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将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内容,聚焦基层有责无权、人少事多、眼长手短等难题,以全面实现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目标,不断开拓思路、创新举措、提升效能,着力打造“城市10分钟、农村半小时、网上全天候”政务服务圈。
一、借力“两项改革”,科学谋划服务网点布局。将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与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相结合,持续优化整合便民服务网点布局,全市现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25个(含县、乡分中心41个)、村级便民服务室1184个,基本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市”的便民服务联动体系。两项改革后,全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常驻工作人员平均5-8人,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一般配备代办员3-5人,为进一步建强做优服务队伍,旌阳区通过“减区补镇”,下沉18个行政编制,将优秀干部充实到基层一线;罗江区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区行政审批局派出事业单位,创新开展“区招镇用”选派机制,确保服务事项有人办。
二、注重“以点带面”,全面优化综合平台功能。一是完善制度规范。印发《德阳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方案》,从机构名称、场地设施、窗口设置、视觉标识、服务事项、管理制度等方面对镇村便民服务站点建设进行统一规范。二是同步开展试点。大力推进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试点,罗江区、广汉市、绵竹市的15个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150个村级的便民服务室成功申报省级试点;全市9个乡镇、17个村级点位纳入市级试点名单。三是强化功能整合。开设适老服务窗口、“办不成事”受理窗口、“政务+金融”综合窗口等特色服务窗口,进一步整合基层便民服务资源,完善平台功能保障。截至目前,全市便民服务中心办公面积为100-300㎡不等,个别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达到2000㎡以上,均配备导办台、填写台、休息座椅、饮水机等设施,基本满足便民服务需求。7月9日,四川省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第二片区现场推进会在我市罗江区召开,来自省内8个市州、32个区(市、县)、32个乡镇的政务服务系统工作人员参会。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吕芙蓉主任对我市罗江区开创指尖政务品牌、推行“政务+金融”服务模式、实行农村产业发展秘书制、开展定向代表帮办等创新工作给予高度赞扬。
三、聚焦办事需求,打造“一站”集中服务体验。一是“一门”集中。推动民政、残联、社保、医保、卫健、退役军人事务以及水电气视讯、金融、邮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下延下沉进驻便民服务中心或站室,全市平均22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下延乡镇集中办理,年底前全市“政务+金融”覆盖率达到50%以上。其中,绵竹探索成立汉旺镇行政审批中心,将市场准入、规划建设、投资立项等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委托下放到乡镇,并推广启用网上电子签章信息系统,实现“多点接件、一网办件”。中江县52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已与中江农商行建立代办、转介关系,年底前该县30个乡镇(街道)也将实现“政务+金融”全覆盖。二是“一窗”受理。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运行模式,全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改革完成率达到88%。其中,旌阳区加速推进全省首批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改革试点,7个“综窗”试点点位“一窗办多事”事项数达392项。三是“一次”受理。聚焦群众生活生产高频办事需求,按照我要开店、我要办事、我要领钱、我要办证四种办理类型,完成首批涉及市县乡村四级的70余个“一件事”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在“德阳市民通”的配置上线,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开通“一件事”受理窗口,并结合本地办事实际实现“一件事”一码查询、一站办理。据统计,全市乡镇办事申请材料平均减少提交47%、办理环节平均减少34.4%、办理时限平均压缩34%。
四、坚持便民导向,构建“足不出户”办事格局。一是打造“3+N”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84个乡镇、1186个村社实现全面布局与应用;结合“政务+金融”综合服务农综站建设,探索将德阳政务服务“秒批秒办”专区与农信社“蜀信e”平台对接上线,推动44项民生事项在线无感申报、无人干预、自动审批。集成40余项民生高频事项到智能自助终端“政务服务超市”实现“一机通办”,300余项政务服务业务在“天府通办”APP、“德阳市民通”小程序、“德阳服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现“一键通办”。其中,什邡市结合智慧社区打造,依托四川政务服务网在渔江社区便民服务室开通自助服务平台,城乡养老保险、就业服务等54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自助办”。二是推行村级代跑帮办服务,全市村(社区)100%建成代办站(点),全市平均44项、最多107项与群众密切相关服务事项纳入村级代办服务,实现“身边事、身边办”。三是推行特需特办服务,大力推广预约、延时、上门等个性化定制服务,其中,广汉首创“同城办”和“叫必到”服务,在推动20项镇、村事项跨辖区通办的基础上,开发了“叫必到”政务外卖APP,支持电话下单、上门服务、进度查看、服务评价等功能,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成事,实现便民服务“最后一米”也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