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市州

雅安市以“五全”优服务“四化”提质效

雅安市宝兴县位于雅安市北部,幅员面积3114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按照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工作安排部署,为确保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基层便民服务不断片、服务事项不缩水、服务水平有提升,宝兴县以“3+2阳光政务”模式,通过事项全公开、过程全规范、服务全流程、结果全透明、监督全方位的“五全”手段,全面推动镇村便民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亲民化“四化”建设,推动全县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提能增优。

事项全公开。一是根据群众办事需求,分别梳理了62项群众办事目录(“一件事一次办”清单)、34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目录(依申请服务事项清单)、65项高频服务事项目录(高频服务事项清单)、256项乡(镇)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二是按照乡(镇)法定职能和部门授权、部门委托三种方式,将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下放乡(镇)、村(社区)。目前,乡(镇)共有服务事项482项、村(社区)共有88项服务事项。其中,乡(镇)法定职能36项、部门授权(委托)446项,村(社区)法定职能15项、部门授权(委托)73项。三是统一形成事项清单、材料清单、流程清单“三张清单”,站在群众视角,以“我要建农房”、“我要砍树木”、“我要找工作”形式,梳理和编制“菜单式”办事指南,为群众办事提供清晰的指引,方便群众办事

过程全规范。一是统一设置便民服务中心机构编制。按照《宝兴县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全县所有乡(镇)统一设置直属公益一类事业机构便民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按副科级配备。全县共配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7名,核定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编制32名。二是统一设置综合咨询(服务)窗口。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设置综合咨询窗口和综合服务窗口,负责集中受理群众办事申请,所有服务事项原则上实行“五个一”和“五个办”,即: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只填一张表、只交一套材料、只需(跑)一次就办好,合法合规事项“马上办”、一般事项“网上办”、个人事项“就近办”、复杂事项“一次办”、可委托事项“委托办”。三是统一服务规范。将四川省电子政务外网延伸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依托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51项乡镇和社区服务事项纳入平台运行,建立账号、注册用户117个、申请63枚电子印章,实现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可办、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代办、手机天府通办APP即办

服务全流程。一是推行“群众张嘴、干部跑腿”代办服务。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8大类30项内容纳入“群众张嘴、干部跑腿代办服务,选拔225人担任村级便民事务代办员,采取AB岗轮流驻便民服务代办点按“问事、受理、代办、回复、建档”的程序提供代办服务,将代办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代办工作考核及星级评定办法”,对代办员进行量化考评。自推行代办实行以来,全县累计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18000余人次,为群众节约成本60余万元,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二是推行 “邮政+政务服务”服务。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目的,联合邮政公司,“邮政+政务服务”方式,推出双向“政务专递”服务,累计寄办理结果证书199件,进一步减少了企业和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和办事成本。三是推行“乡呼县应、上下联动”服务。针对乡村群众阶段性办事需求,“乡呼县应、上下联动”方式,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下沉到乡镇、村组,为群众提供林木采伐、建房审批等政策咨询和办事服务,累计开展林木采伐审批1148件、建房审批7件。同时,针对部分出行不便的特殊群众,“乡呼县应、上下联动”方式,由相关部门组织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解决特殊群众的实际问题,累计为特殊群众提供上门服务679次。

结果全透明。一是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按照政务信息公开要求,在政府门户网站、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规范设置政务公开栏,及明公布阶段性群众依申请服务事项结果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累计公布信息47次。二是建立政务服务通报制度。依托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每月按时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事项运行情况、服务群众情况进行通报。累计通报17次。三是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按照政务服务“好差评”的要求,通过便民服务中心评价器、评价二维码、政务服务网评价、天府通办APP评价,以及发放调查问卷、聘请政务服务评议员等方式,对政务服务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累计接受群众评价17107次、满意率100%。

监督全方位。一是发挥行政效能电子监察作用。依托四川省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坐班人员管理,严格执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纪律和管理制度,严禁坐班人员上班时间看视频、玩游戏、打瞌睡、串岗聊天、吃零食等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确保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上班时间有人办事、能办成事。二是畅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电话。充分发挥“12345、有事找政府”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电话的功能,畅通群众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建议渠道,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累计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电话转交办信件121件、满意率100%。三是构建全覆盖纪检监督体系。跟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同步配备乡(镇)和村(社区)纪委书记(纪检委员)45名,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