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绕“一门、一网、一窗、一次、一号”,同步推进、同向发力。“一门”:严格执行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应进必进”要求,全市所有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一网”:开展“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大“天府通办”眉山分站点建设力度,推进所有办件系统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做好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的采集应用和数据开放共享,真正实现“联、通、办”。“一窗”: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集中审批、综合窗口出件”“一窗”改革,让群众办事只到一个窗口,避免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跑。“一次”:在“一网通办”“一窗办事”“免费邮寄”基础上,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全力推动“一事一次办”全省改革试点,推动200个高频事项“一事一次办”。“一号”:方便企业群众投诉、咨询、反映问题,全面整合除紧急类的各类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热线,实现12345“一号”接听。
二、围绕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进一步压缩审批服务部门服务事项办理自由裁量权,尽最大努力压缩承诺办理时限,对全市重大项目审批做到“业主未到,审批先行”。进一步优化跨部门、跨层级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提高内部流转效率,探索实施“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信用审批”等服务方式,推进“红色代办”等特色服务。进一步削减办事申请材料,凡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群众重复提交,通过直接取消、个人承诺、信息共享等方式减少各类证明材料。
三、围绕群众服务需求,推动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落实。全面实施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免费邮寄办件结果、免费打印复印等便利服务,释放更多惠企利民政策红利。围绕医保、社保、出入境、税务等高频服务事项,做实“成德眉资”“川渝通办”“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拓展与重庆各城市之间公共资源交易异地远程评标联动。坚持权力下放、服务下沉,推动22个乡镇、67个村(社区)开展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省级试点,方便群众就近办事。深入开展“一把手走流程”体验活动,找准群众办事痛点、难点、堵点,把方便让给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市民服务中心大厅集中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企业群众反映的“想办却办不成的事”。以“眉山服务、用心帮助”为理念,坚持“五心”服务标准,让企业、群众办事好办、易办、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