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规范办事流程,优化服务机制,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群众办事便捷度、满意度、获得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1)健全服务网络避免群众“上下跑”。全市规范建成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3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2654 个,保留设置被撤并乡镇便民服务站61个、撤并村便民服务点861个,实现便民服务网点“全域覆盖”;推动3个区县15个乡镇11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室)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省、市级试点;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向乡镇(街道)下放203项公共服务事项,拟下放(委托)行权事项37项,着力解决基层“无权办事”问题。
(2)规范服务标准避免群众“多头跑”。梳理公布乡镇(街道)25项“一件事”清单、139项依申请服务事项、63项高频服务事项、198项政务服务事项,确保便民服务“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推行“综合受理、分类审批”服务模式,将社保、民政、残联等14个部门事项整体入驻,加快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统一启用审批服务专用章,对有多个站点的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印章编号管理,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
(3)创新服务机制避免群众“反复跑”。将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延伸部署至所有乡镇和社区,核验采集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1245枚,对接自建业务系统47个,发布共享目录数4316个、开放目录数2786个,在便民服务大厅部署现场评价仪591个,配备公用电脑、查询机、复印机等自助终端100余台,以“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建立“帮办代办”服务队伍,恩阳区组建“1个区级指挥部+19个乡镇分团+N个村(社区)跑手”模式的“恩阳跑团”,平昌县在393个村(社区)组建“红色轻骑代办队”,为基层企业群众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以“干部跑”代替“群众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