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把入口关。凡是进场参与交易活动的各方主体必须凭身份证、授权委托书、健康码等有效证明,方可进入交易活动现场,并在指定位置就座或在指定区域开展相关工作;评标(评审)专家凭身份证,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安检系统后进入评标室。今年以来,进场交易各方主体5823 人次,同比增加128.4 %。
(2)完善监督关。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平台,并对接电子交易系统,实现线上闭环监管。对市场主体异常行为进行预判和预警,探索实行全市统一的交易现场服务管理和现场行为负面清单。今年以来,现场处理各类不规范行为5起。
(3)规范考评关。制定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现场行为考评制度,确定考评的范围、标准和评价体系。对交易活动各类市场主体及专家现场行为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信用评价体系。今年迄今,共曝光违规案例4个,向监管部门提供疑似围串标线索7条,与行政监督部门开展部门联合惩戒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