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市州

绵阳市开展政务服务“四减”行动,打造政务环境“新高地”

绵阳市始终将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以政务服务事项梳理为基础,扎实开展“减事项、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四减行动,以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事项规范、流程再造,切实发挥政务服务环境对其他环境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一、动态梳理权责事项清单。持续公布权责清单,推行清单管理制度,市、县两级持续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行政权力事项清单》《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等“四张清单”,将十大类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及时对外公布执行,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清单之外无权力”和“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动态维护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事项库,县两级政务服务监督管理部门明确专人,坚持每日查看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新下放事项,确保事项认领到位、发布到位。

二、推动部门审批规范高效。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办理地点在部门内设科室或部门办事大厅之外的事项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门、一站集中受理、颁发和送达;印发《绵阳市政务服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实施办法》,在市、县、乡三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窗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在全国率先提出将办事流程分为“内部办理流程”和“外部办理流程”,将“审查”“决定”“制证”全部明确为部门内部审批环节,“受理”“颁发和送达”环节全部实行“一窗综合受理”,基于清晰、易懂的原则制定外部申请人办理流程。

三、对标对点优化事项办理。市级各有关审批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在符合实际办理能力的基础上,比对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和省内其他市州同一事项相关情况,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对事项各环节时限、承诺时限、转外时间、申请材料逐一优化,对凡是能通过数据共享、材料复用、承诺告知和无法律法规作为设定依据的申请材料以及属于模糊性、兜底性条款的申请材料一律予以取消,各审批部门总承诺时限、申请材料份数均有下降。

四、线上线下自主选择办理。把“群众办事流程”主要设置为“申请、配合现场核查、交费、取件”等环节,从群众实际办事需求出发,明确“到哪里”“交什么材料”“到哪里交钱”“交多少钱”“怎么取件”等,让群众对希望知道的情况一目了然。对于能够实现网上办(全程网办)的事项分别梳理出“线下办理流程”和“线上办理流程”,既满足申请人全程网办,也能实现到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申请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