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市州

遂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强举措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一是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广落实承诺制、容缺办,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提升税务便利度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践应用,精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涉及的技术审查、中介服务事项,压缩审批时间。着力深化“惠企政策”服务,推进“照后减证”、简化审批、“证照分离”改革,强化税务、社保、金融、市场监管等环节协同办理,实行中小微企业简易代替制度,推动更多事项将批前审查改为批后监管,着力服出便利、服出实惠。

二是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开展“百日冲刺”行动,制发《“一网通办”能力提升攻坚行动方案》,加快“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巩固53项“全程网办”事项成果,强力推进部门业务系统对接,规范配置市县乡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机构,完成一体化平台账号注册、实名认证、角色配置,统一政务服务事项,优化再造办事流程。做好电子证照、电子印章推广应用,推动证照实时汇聚,实现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是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以蓬溪县、大英县为试点,探索规范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服务,编制发布227项“开办餐馆”“开办旅馆”等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由一家牵头部门统一受理、配合部门分头办理,公布标准化的办事指南和流程图,形成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标准,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避免企业和群众来回跑。

四是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川渝通办”。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事流程等要素,巩固已公布的260项政务服务“零材料提交”、264项全域通办和就近可办事项成果,企业和群众高频事项基本实现全市范围内“全域通办”。完善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川渝通办”窗口服务体系,持续推动线下与线上同步,推进第一批95个“川渝通办”事项线上线下常态化办理,加快推动第二批115个“川渝通办”事项同标准受理、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和行政审批结果互认。

五是优化镇村便民服务能力。做优船山区5个乡镇10个村(社区)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试点。推动各县区分别选取不少于2个乡镇开展县级试点,实现试点全覆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优化整合便民服务平台,统一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规范便民服务事项清单管理,提升便民服务能力,做好全市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六是打造服务群众“亮点品牌”。扎实开展“拓展联动”“提能争优”行动,以市民中心政务服务规范化、服务窗口标准化为重点,深化“三集中三到位”,统筹推进市民中心进驻投运,拓展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限期落实“应进必进”事项,加快推进“一窗受理”改革,探索实施“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全闭环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周末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严格窗口人员选派管理,加强窗口人员能力建设,开展窗口“星级评定”和先进窗口评比,严格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七是筑牢政务服务“安全堤防”。按照分区分级分类防控要求,细化政务服务大厅防控预案,全面推行“四川天府健康通”建立便利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咨询辅导、引导帮办服务机制,落实预约排队、网上预审、邮寄送达等服务方式,推行网上办、邮递办、代理办、延时办、预约办等做法,推动“7*24小时”自助服务,降低疫情防控风险,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