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市州

宜宾市积极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宜宾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落实“五个着力”举措,积极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明显工作成效,相关做法得到国务院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督导组认可。截至2019年6月底,全市非国有经济贷款余额433.65亿元,比年初增加26.11亿元,同比增长9.25%;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07.45亿元,同比增长19.46%,增速位列全省第1位。

一、着力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一是由市财政局牵头,引进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股组建10亿元规模的四川长江民营经济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放大资金作用,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民营经济专项资金,市政务和非公经济局、市财政局印发实施《宜宾市民营企业贷款贴息暂行办法》,并确保2019年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贷款贴息2000万元以上,着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贵问题。三是坚持市、县(区)整体联动,督促指导各县(区)根据财力情况每年安排一定的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效纾解县域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着力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导向作用。一是加强精准调控,建立正向激励,对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增长好的法人金融机构优先办理再贷款、再贴现。实施支小再贷款“名单制”和“央行小微票据通”定向支持计划,对民营小微企业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确保央行资金定向、精准、低价流向民营小微企业。截至2019年6月底,人行宜宾中支发放再贷款余额16.05亿元,累计办理再贴现15.35亿元;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84%,较2018年末下降15个基点。二是指导金融机构运用定向降准资金加大民营小微信贷投放力度。2019年5月15日起,下调宜宾农商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2019年5—6月宜宾农商行使用降准资金发放民营小微企业贷款11.32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三是加强对金融机构量价监测和考核通报,将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宏观审慎评估等工作挂钩,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切实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着力开展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对接辅导。一是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人行宜宾中支、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全市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进会,并成功举办宜宾市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融资对接会,共促成428户、617笔、38.22亿元小微企业融资。二是开展民营小微企业“大走访”和政担银企融资对接活动,举办智能终端企业融资对接会——朵唯智能云谷公司专场,积极指导金融机构通过“支小再贷款+专利权质押”创新模式为优秀民营企业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500万元,相关情况被2019年3月19日《金融时报》详细报道。三是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推进会,对宜宾进入全省100强的优秀民营企业开展宣讲辅导。

四、着力创新民营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一是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为民营小微企业解困。督促银行金融机构加快业务转型,设立民营小微企业金融专营机构,并根据民营小微企业特点,推出政采贷、小微快贷和出口退税扶持贷款等信贷产品。同时,加强政担银企合作,推出“政担银企户”、税贷通、金猪贷、好茶贷及好牛贷等信贷产品,全力提升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二是大力推动以核心企业带动为特征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拓宽民营企业合格抵(质)押品范围。2019年上半年,全市辖区内企业通过中征平台实现融资61.84亿元,同比增长502.6%,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三是推动临港智能终端产业园综合金融服务计划,人行宜宾中支、市金融工作局联合开展智能终端企业跨境金融业务培训会、金融服务工作会,为24户智能终端企业创新发放“出口退税扶持贷款”2.77亿元。

五、着力推进贸易收支跨境融资自由化便利化。一是人行宜宾中支在全省率先开展贸易外汇收支名录网上登记行政许可业务,有效节省企业“脚底成本”,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二是切实提高银企付汇效率,着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推进“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试点”政策落地,打通试点政策最后一公里,成为全省率先走通业务全流程的6个市之一。三是推进资本项目便利化改革,促进跨境资本合理流动。完成宜宾丝丽雅集团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重新备案,积极培育辅导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申请加入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

下一步,宜宾市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省民营办具体指导下,抓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着力构建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效工作机制,全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努力为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强市、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切实加强市直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全面落实促进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相关金融政策,进一步提高银行金融机构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充分发挥四川长江民营经济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民营经济专项资金的作用,有效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着力构建长效工作机制。三是积极搭建银政企三方沟通交流平台,深入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活动,促进银企融资广泛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