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突出政务服务侧改革主线,着力解决制约政务服务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及执行、结构性和技术性问题,全面打通和优化政务服务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一、加强顶层设计,以制度化保障统筹协调力度。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设计,已制定《德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推行整体政务服务的通知》,即将出台《德阳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德阳市“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推进方案》《德阳市推进“放管服”改革2019年工作要点》《德阳市2019年“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德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等系列文件,明确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强化改革督导和专项考核,以硬性指标约束倒逼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激发改革动力。
二、简化办事流程,以简易化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企业设立登记前置许可从141项减少至28项,缩减近80%;企业一般注销由两个月缩短为当场办结,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数量占申报总数59.34%,企业开办压缩到最快2个工作日可领取营业执照;动产抵押、股权质押等事项实现当场办结;存量房交易转移登记全面压减至1个工作日以内,存量房交易办结速度全省领先;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力争2019年上半年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年底前按项目类别分别控制在100、90、80、70个工作日以内。
三、完善标准建设,以清单化约束运行监管规范。一是清理并对外公布《德阳市市本级动态调整行政权利清单(2018年本)》《德阳市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18年本)》《德阳市公共服务事项目录(2018年版)》,并根据省上统一部署进行动态调整。二是完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和材料清单标准制式,全市清理取消证明事项45项,市本级“最多跑一次”率达97.63%,各县市区均达95%以上,提前完成2019年上半年省下达90%目标任务。三是制定《德阳市“一窗进出、受审分离”综合服务窗口服务标准》《德阳市“一窗进出、受审分离”综合服务窗口业务标准》,强化“一窗式”服务运行规范。
四、优化服务机制,以便民化转变办事服务方式。一是推行企业办事“钉式服务”。创新推出企业(项目)钉钉群服务,组织开展一次性告知、样本提供、精准指导、材料预审、联合协调等线上指导服务,引导企业进行网上申报和快递送达。目前,市县两级专属群已突破100个,另有约200家企业加入了企业公共群。二是实行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完善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机制,对项目提供全程指导、协调、帮办、跟踪服务。“一窗式”全程代办模式被省委列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措施在全省推广,并成为四川省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地方标准。三是推行全科无差别服务。按群众“办一件事、一窗快办”需求,全面整合进驻中心部门受理职能,制定“1+9+1”工作方案,设立社保、医保、就业等9大领域综合窗口,探索实施“前台统一受理、后台网上流转、一窗进出办理”模式,真正实现到一个窗口办所有事。四是开展免费政务快递代办服务。自5月13日开通免费政务快递代办服务已突破2000件。五是开展纠偏服务,完善窗口服务评价考核和问题纠偏机制,完善随机回访机制、问题响应机制、纠偏反馈机制,强化政务服务领域缺陷管理。
五、强化技术支撑,以信息化重构政务服务模式。一是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完成市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一期,市政务云部署114个单位的248个系统,上云率达86%,在浪潮集团全国部署政务云城市中排名第一。二是推行智慧政务服务。着力构建3+N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各业务系统打通、共享,已开通“德阳服务”微信公众号,首批15大项40余小项业务可手机在线查询和办理。推动社保、公积金、商品房备案、不动产等业务在自助服务端集成,并在首个政务服务超市中应用。强化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运用,完成建设房产交易库、社会保障库等重点领域主题信息资源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