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大目标支撑大发展。围绕坚定民营企业信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明确了推动民营经济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强实力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22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38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1800亿元,民间投资规模达到1300亿元以上,更好地发挥民营经济在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中的支撑作用。
二是大配套体现大支持。打出“1+4”政策包组合拳,涵盖民营经济市场准入、要素保障、转型发展、权益保护全领域全流程,包括《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其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加强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办法》、《强化税收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和《建立企业信用承诺公示制度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5个政策文件。
三是大创新践行大推动。总体《实施意见》直击民营经济发展痛点问题,拟定了7个方面(激发投资活力、降低经营成本、破解融资难题、助推转型发展、保护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强化政策执行)23项具体支持政策;其中,创新设立30亿元民营经济产业发展基金、扩大转贷资金规模为10亿元、2亿元风险分担基金、5000万元出口退税及出口信用保险垫付资金池等措施独具南充特色。
四是大责任督促大落实。围绕7个方面23项政策措施,分类梳理了具体任务分工138条,其中集成措施82条、创新措施56条,并将138条政策措施责任分解落实到48个市级牵头部门(单位),共涉及80个责任部门(单位);牵头部门(单位)将立足职能制定细化工作机制、举措,对照推动配套政策早落地、早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