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市州

宜宾市落实“三个全面”有效提升基层便民服务工作整体水平

近年来,为有序推进基层便民服务和“全天候”政务服务工作,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只进一扇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党委政府良好形象,宜宾市全力落实“三个全面”举措,有效提升了全市基层便民服务工作整体水平。

一、全面推进便民服务场地设施标准化。在全省率先印发《宜宾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宜宾市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标准(试行)》(宜政中心发〔201749号)文件,切实落实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今年共通过新建和改建方式建成一级标准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30个,全市共建成达到市一级标准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86个,占比46.49%。各县(区)、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及便民服务中心均规范设置标识标牌、开放式工作台、12345市民自助服务终端、视频监控摄像头和群众休息软质座椅等便民服务设施,实现服务大厅WIFI信号全覆盖。去年冬天,按照市政务服务中心《关于抓紧为各级政务服务窗口供办事群众休息使用的铁质座椅加装皮质座垫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先后为办事群众休息使用的铁质座椅加装暖色调的皮质座垫4712个,确保不让任何一位办事群众在服务窗口“坐冷板凳”。

二、全面加强基层便民工作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基层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交叉检查制度。每年3—5月左右,分若干个检查组,通过现场查看、调阅资料、互动交流等方式,进行实地检查二是印发《宜宾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最佳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最佳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和便民服务标兵优秀便民服务代办员创评办法(试行)》《宜宾市最佳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量化评价标准(试行)》等相关文件,每年评选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最佳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最佳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和便民服务标兵优秀便民服务代办员,不断对标一流、砥砺前行。三是强化经费保障。率先在全省对建成省一级标准县(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县(区)给予100万元/个的以奖代补奖励。同时,由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基层便民服务工作经费。近年,市政府已兑现上述奖补资金1234.1万元。

三、全面推行“全天候”政务服务。2018年1月1日起,市政务服务中心51个市直部门922项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全面推行“全天候”政务服务,实现每天开门办事,全年为民服务时间增加89.67%。在此基础上,从2018年6月30日起,全市1个市级政务服务中心、11个县(区)政务服务中心、185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316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等共3362个政务服务机构,已全面推行“全天候”政务服务。截至2018年11月30日,市政务服务中心共接待办事群众76982余人次,办理各类事项28206件。同时,各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在延时服务时间内,已接待群众77219人次,办理各类事项6034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