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以来,宜宾市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一新时代命题,着力落实“加减法”,在全省率先全域推行“全天候”政务服务,并取得俩圆满成功。从2018年1月1日起,市政务服务中心51个入驻市直部门(单位)922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面推行“全天候”政务服务。在此基础上,截至2018年6月30日,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等共3362个政务服务机构已全面推行“全天候”政务服务,实现365天每天开门办事,取得明显实效,并赢得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一、服务时间做加法。将市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对外服务时间调整为法定工作日9:00—12:00、13:00—17:00、17:00—20:00(夜间)、节假日(含周末双休日、法定假日)9:00—12:00,从而实现365天天天开门办事,全年为民服务时间由1500小时增加到2845小时,同比增加1345小时,增加89.67 %。截至2018年11月30日,在工作日延长服务时间13:00—14:00、17:00—20:00和节假日9:00—12:00内,市政务服务中心共接待办事群众76982余人次,办理各类事项28206件。同时,各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在延时服务时间内,已接待群众77219人次,办理各类事项60346件。
二、服务渠道做加法。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宜宾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云上审批服务平台,推动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与线下服务有机融合,并充分发挥12345市民服务平台24小时值守等独特优势,积极推行7×24小时人工在线值守和审批服务,切实满足市民不同时段、不同方式、不同地域多样化办事服务需要,极大地“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
三、办事要件和办理时限做减法。推行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群众个人办理“二手房买卖”等14项房地产登记业务的申请材料由233件压减为118件,减少115件,精简49.36%;其办结时间由工作日235天压缩为98天,减少137天,缩减58.30%。单位办理“二手房买卖”等10项房地产登记业务的申请材料由184件压减为115件,减少69件,精简37.5%;其办结时间由工作日155天压缩为70天,减少85天,缩减54.84%。
四、办事成本做减法。2018年1月1日起,市政务服务中心试运行证照、批文免费EMS邮寄服务,申请人在中心各窗口申请办理的各类证照、批文(含印章),均可凭《受理通知书》、缴费凭证(收费事项提供)等,自愿选择到市政务服务中心邮政快递窗口办理免费EMS邮寄服务,群众办事“最多跑一趟”,进一步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共办理免费EMS邮寄服务859件,已为群众节约办事成本数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