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市国土资源局、市地税局、市房管局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宜宾市政务服务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聚焦群众办理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事项涉及窗口多、提交资料多、来回趟数多、办事时间长等“痛点”“难点”问题,采取“线下先行”方式,积极精简要件、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取得明显实效,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主要做法
(一)推行一窗综合受理。对市国土资源局、市地税局、市房管局等部门单独设立的服务窗口进行整合,统筹设立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窗口,统一收取市国土资源局、市地税局、市房管局等部门办理的房产交易、不动产登记和纳税申报事项申请材料,并按照审批权限分别转相关部门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办理。综合受理窗口受理相关申请材料后,相关部门在其他环节原则上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材料。同时,将窗口对外服务时间调整为法定工作日9:00—12:00、13:00—17:00、17:00—20:00和节假日9:00—12:00,实行365天每天开门办事,全年服务时间已由原来的1500小时增加到2845小时,增加89.67%。
(二)实行同步并联审核。综合受理窗口受理申请事项后,市房管局交易确认和市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审核按相关程序和时限实行并联同步审核。同时明确,市房管局应在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交易确认并将其结果推送给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应在收到房产交易确认结果后4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审核、登簿、缮证等工作,着力提升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服务效率。
(三)推进办理结果互认。统一开发运行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网上办理系统,并纳入宜宾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审批服务平台统一建设和运营管理。相关部门按照信息共享要求,升级改造各自信息和办件系统,实现房产交易、税务、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动交换、实时共享。电子数据和资料实时传输,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交换通过后台进行,切实变“群众窗口间来回跑”为“数据部门间网上走”,并对各自办理事项、办理流程、办事效率及办理结果承担责任。
(四)整合规范申报材料。以房产交易、纳税申报、不动产登记所需申报材料为基础,按照不缺、不漏、不重原则,逐项编制申报材料清单。申请人按申报材料清单要求提供一套申报材料,综合受理窗口按照申报材料清单进行收件。除特殊情况外,凡清单中未列的申报材料,不得要求申请人另行提供,并严禁以此为借口拒绝审核(确认)。不动产登记完成后,相关部门共性的纸质资料由市国土资源局统一收集存档,个性的纸质材料由各部门按照各自规定分别存档;数字档案,由市国土资源局和市房管局、市地税局等部门共享。
(五)优化窗口人员配置。按照“分类设置,分区办理,规范操作”要求,根据三部门业务办理关联情况,分“市国土资源局、市地税局和市房管局三个部门协同办理”、“市国土资源局、市地税局或市房管局、市国土资源局两个部门协同办理”和“市国土资源局单独办理”等业务版块,科学合理设置综合受理窗口。目前,暂设立服务窗口41个,暂配备前台窗口工作人员77人,并将在运行中不断调整优化窗口和工作人员设置。
二、初步成效
(一)明显提升了办事服务效率。市政务服务中心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群众个人办理“二手房买卖”等14项房地产登记业务的申请材料由233件压减为118件,减少115件,精简49.36%;其办结时间由工作日235天压缩为98天,减少137天,缩减58.30%。单位办理“二手房买卖”等10项房地产登记业务的申请材料由184件压减为115件,减少69件,精简37.5%;其办结时间由工作日155天压缩为70天,减少85天,缩减54.84%。
(二)明显优化了办事服务流程。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群众个人办理“二手房买卖”等14项房地产登记业务流程由12个窗口、246个环节,压缩为4个窗口、185个环节,分别压缩66.67 %、24.8%;单位办理“二手房买卖”等10项房地产登记业务流程由12个窗口、174个环节,压缩为4个窗口、129个环节,分别压缩66.67%、25.86%。同时,将原流程在市房管局、市房管局翠屏区分局、临港开发区国土房管局、市政务服务中心等4个地方、至少7个窗口分别查询个人住房信息,改为在市政务服务中心1个窗口集中办理,大幅度压缩了群众办理相关业务来回跑路次数和办事时间。
(三)初步实现了良好工作开局。自2018年1月1日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以来,截至2018年5月31日,各综合受理窗口共接待办事群众57000余人次,办理各类房地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业务共32088件(其中,转移登记业务13745件、纯登记业务1516件、抵押登记业务12411件、契税缴纳等业务4416件),日均办件量由原来的189件增加到220件,增加31件,增长16.4%,“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并赢得人民群众一致好评和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同时,通过共享交易信息,堵塞“盲区”“漏洞”,避免税收流失,实现了房产交易契税大幅度增收。今年1—5月,市地税局窗口实现房产交易契税收入5736.55万元,同比净增1456.55万元,增长34.03%。
三、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依托,加快建设宜宾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审批服务平台。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全市通办、标准化审批”思路,加快建设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全市统一、横向联接市直各有关部门、纵向联接县(区)和乡镇(街道)的宜宾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云上审批服务平台,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全力打造“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线”办事和“一端”服务的“五个一”政务服务工作新格局,最大程度便民利民惠民。
(二)进一步强化全市统筹,确保2018年6月30日以前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考核考评,积极督促指导各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有序推进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确保2018年6月30日前,在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