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绵阳市紧紧围绕省中心一体化平台试点要求,加快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业务管理,深入推进平台本地特色应用,一体化平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优化大厅设施。一是按需添置智能设备。年初花费130万对大厅现有设备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配备了智能预约排行机、自助办理机、高拍仪、窗口显示屏、评价仪等一体化平台配套设备。二是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对大厅窗口按“一窗制”要求进行了调整,行政审批划分为“投资项目、社会事务、市场准入、农林水务、城管交通”等六个区。三是完善大厅功能布局。引进地税服务区重回大厅,解决企业群众交税“来回跑”问题,优化不动产、房屋交易布局设置,新增集出入境办理、房产交易查询、公积金办理、不动产查询和预约排号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自助服务大厅。
二、强化业务管理。一是加快电子证照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主动开展市、县电子证照建设,发出全省第一张电子证照,据初步统计,数量、种类均居全省第一。5月10日,全省率先建成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在省一体化平台下的大数据分析、管理、展示。二是推进乡镇、村社一体化平台试点。率先开展乡镇社区事项梳理,录入一体化平台,按计划推进一体化平台向乡镇、村社延伸,本月底前实现一体化平台全市所有乡镇全覆盖。三是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不动产登记”改革。与省政府同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政务服务事项,5月在市药监局窗口率先实现了省一体化平台下最多跑一次。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绵阳市本级、江油市、安州区列入“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候选单位。 “四川绵阳三化联动,努力争创‘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示范窗口’”获得省中心、省政府办公厅肯定,材料上报国办调研组。
三、深化平台应用。一是“一号一窗一网”全面落地。5月2日,绵阳市级大厅发布公告正式实行统一身份认证排队预约取号,标志着该市率先在各市州实现了省一体化平台下行政权力事项的“一号一窗一网”。二是事项流程逐步优化。5月18日,征得省中心领导同意,对一体化平台现有事项流程进行了优化完善,率先实现城管窗口14项行政权力事项,在省一体化平台上顺畅办理。三是“两个平台”协调推进。协调配合市经信委开展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力争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一体化平台共建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目前方案已获市政府和省上审查通过,即将进入招标采购程序。
下一步绵阳市还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百姓心为心,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深入推进绵阳“互联网+政务服务”“十个一”模式改革(一码统一管理、一套标准服务、一门集中办理、一号申请认证、一窗综合受理、一网全程同办、一库数据共享、一个平台审批、一章对外办理、一屏电子监察),持续优化全市政务服务环境。一是继续争创绵阳试点经验。深化平台特色亮点应用,与国家联通集团总部开展省一体化平台下绵阳个性特色需求研究分析,争创市州平台绵阳特色试点。二是加快平台业务“查漏补缺”。计划6月初在省一体化平台下推进不动产登记、公积金业务等公共服务事项的“一号一窗一网”,弥补当前平台公积金业务未纳入的空白。三是加大升级改造力度。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开展提升现有场地建设,做好老旧设备更换、照明系统升级、场地装修改造等“窗口亮化”工程,做实做细大厅功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