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破解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内江市大胆探索、积极创新,针对小微企业登记门槛高、创业成本高等难题,率先在全省推行“商务秘书企业”托管模式,帮助小微企业打通注册登记过程中遭遇到的“肠梗阻”,实实在在为其“松绑”、助其“立足”,让小微企业“进的来、留得住、走的远”。
一是加强政策引领,降低小微企业创业“门槛”。去年3月,在全省率先出台《商务秘书企业托管登记管理办法》,免除“必须拥有商业用房作为场地”的硬性条件,允许从事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软件开发和高新技术研发等对经营场所条件要求较低、不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小微企业,通过签订“托管协议”方式,入驻“商务秘书企业”完成注册,解决小微企业初创时期遇到的资金缺、场地限、人员少等“烦恼”,实现小微企业“不租商业房,也能开公司”零门槛创业。 内江亿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在“商务秘书企业”帮助下注册成功的企业,其总经理李华平感慨地说“以往开公司不仅需要租门面,还要聘请2-3人处理财税等业务,现在通过“托管”模式,都由商务秘书企业帮我们做,不仅省心还省钱,平均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省创业成本一二十万。”
二是创新托管模式,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小微企业入驻“商务秘书企业”,在每月缴纳最高不超过1000元的“托管费”后,由“商务秘书企业”制定服务专案、组建服务专班、确定服务专人,为入驻的小微企业提供除了经营以外,包括代理企业注册登记、代理记账、代理年度报告申报、代理申办各审批手续及其他法律手续等6项“配套”服务。内江成立的首家商务秘书企业—内江市万帮商务秘书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每个月我们会派1-2个专人为入驻的小微企业解决其外围服务,使小微企业能专心做好业务,免除小微企业的后顾之忧。”
三是严格监督管理,为企业发展环境“护航”。商务秘书服务放宽了场所登记限制,允许部分行业登记住所和实际经营场所分离,对市场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针对这一新生事,市工商局将商务秘书托管公司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依法进行登记,推行市场主体年报信息公示制,多次对商务秘书企业进行实地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秘书托管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报告制度等工作。商务秘书公司须向市工商局备案其联络员及被托管企业信息、并定时更新相关信息,通过明确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细则,市工商局指引其做到规范经营,在追求达到盈利的同时担负起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责任。
试点以来,内江市注册成立商务秘书企业3家,入驻托管小微企业48家,企业工作运转提速80%,减轻创业成本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