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狠抓公共资源项目“应进必进”,推动实现了公共资源项目公开透明集中依法交易。随着成都市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市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充分激发了市场主体投资活力。
2017年,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全市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坚定服务平台功能定位,以市级交易平台提质升级和全市交易平台一体化发展为重点,着眼全域成都建设顺畅的交易港口、高效的服务窗口和牢固的廉洁关口,着力深化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发挥了交易平台资源要素支撑、城乡建设资金支持、营商环境营造和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功能。全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额达3055.88亿元,较上年增长63.81%,实现溢价357.37亿元,溢价率37.91%,节约资金89.71亿元,节约率4.86%。
一、聚力“放管服”改革,市场主体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建立综合服务窗口,深化一窗式业务办理,强力缩短业务办结时限,梳理制定66项对外服务事项目录和119个流程岗位作业标准。抓实规范化服务制度体系建设,制定《规范化服务行为手册》和《常见业务咨询100问》,出台交易服务制度43项,建立完善了跟进服务、主动服务、延时服务和重大项目服务工作机制,各方市场主体改革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高。
二、加快信息化升级,项目交易便捷度阳光度显著提高。深化互联网+交易服务,建成全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云平台,建立完善“门户网站+手机移动APP+微信公众号”于一体的网上办事大厅。上线引入电商的政府采购电子商城,综合互联网技术和电商的产品资源优势、价格优势及物流体系,有效解决了政府采购质次、价高、时间长的问题。上线试运行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投标系统,实现了全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三、强化精细化管控,交易过程规范性廉洁性持续增强。完善常态学法机制,构建“场馆标语+微博发布+网站专栏+媒体报道”法治大宣传格局。推进廉政风险点动态分级防控,推进领导干部交易现场巡查常态化,把意见征集、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作为重大决策和处置交易矛盾纠纷的必经程序。配合建设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完善厉行法治监督体系,确保公共资源始终在阳光下交易。
四、推进一体化发展,交易服务事项全城通办标准统一。深入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平台融合,建立全市交易平台常态联系指导机制、工作动态交流机制、重大事项协同推进机制、信息系统互联共用机制和业务考核指标体系,基本实现交易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形成了市县两级平台紧密联动新格局,建立了标准统一的交易服务新局面,加快推进全市交易平台一体化发展、一盘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