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农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针对性指导帮扶三州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近日,生态环境厅召开高寒高海拔及民族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研讨会,专题研究讨论三州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模式、运维管理等问题。厅农村处、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以及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特别邀请四川农业大学邓仕槐教授、四川大学刘敏教授等专家代表到会指导。
会上,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分别汇报了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介绍了前期对三州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调研摸底情况,提出了有关建议和意见。与会专家指出,高原高海拔及民族地区尽量采取生态处理模式,以资源化处理为主,尊重民族习俗,充分考虑后期的维护和运营,尽可能少采用或不采用有动力设施的污水治理技术。
会议要求,三州地区生态环境部门要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强化部门间协作,强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掌握行政村人户总数、聚居点分布、污水排放现状和村民用水习惯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信息台账。二是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经济适用、建设成本低、易于管理的工艺,优先考虑污水资源化利用。三是要强化“建、管”并重,认真开展已建成设施运行情况“回头看”专项行动,科学制定整改方案,避免设施“晒太阳”。四是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建设和运维资金筹措机制,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率。
下一步,生态环境厅将继续严格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做好生态环境领域为民办实事工作,持续加大对三州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帮扶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