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精准回应市场主体关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宜宾市坚持通过技术革新、精细管理、流程简化、减负降费、业务培训等五大举措,不断提升电子保函工作成效,精准发力降低招标投标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自2020年全面推行电子保函以来,其应用率稳步攀升,其中,2024年1月至2025年9月,累计释放投标保证金55.81亿元,电子保函承保金额占比达91.5%,降本减负成效显著。
一、强化技术革新,坚持全流程电子化运行
开发建设金融服务平台电子保函系统,免费对接各承保机构,构建电子保函全封闭、全流程电子化运行体系,实现保函申请、资料审核、保函开具、保函推送、退保、索赔等全流程线上办理,实现“零跑腿”,确保电子保函办理的方便、快捷,切实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
二、强化履约评价,坚持精细化管理
围绕服务质量、履约表现、系统建设、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制定科学完善的承保机构管理办法及制度清单,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与各承保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年度履约评价细则,开展日常监管和服务,对履约不规范、系统不完善的承保机构采取会议约谈、责令整改、暂停业务、终止合作等方式加强管理,严格落实了违规惩戒与优胜劣汰机制,有效提升了承保机构服务水平与履约质效。
三、强化流程简化,坚持服务标准化
按照国家关于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市场相关要求,在全省率先制订、发布并实施电子保函统一服务标准,以提升市场运行效率与社会效益。所有承保机构统一执行宜宾市工程招标投标电子保函服务平台管理规范,配置简洁规范的标准化系统界面,不断统一优化清晰简化办理流程,因流程复杂、审核标准不统一引发的投标不畅的问题大大减少,有效降低了企业沟通成本。
四、强化市场调控,坚持减负降费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控制市场主体成本为核心,结合宜宾实际优化营商环境,将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电子保函综合费率降至5‰以内,为企业减负提供直接支撑,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
五、强化业务培训,坚持构建规范化服务格局
近年来,每年均定期组织开展工程项目电子保函业务培训会,邀请市交易中心金融服务平台技术骨干、承保机构、招标人、投标人、行政监督部门人员等各方主体参会。针对风险防控、内部管理、服务提升、应急处置等重难点问题开展经验交流,精准疏通业务堵点,持续提升承保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业务能力,为招投标主体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为不断规范招标投标市场秩序奠定了坚实基础。